贵州“十二五”考古成果330项 播州土司遗存成大满贯
贵州“十二五”考古成果330项 播州土司遗存成“大满贯”
中新网贵阳10月12日电 (唐福敬)“十二五”期间,贵州完成考古项目330项,其中“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项目”在获国内业界殊荣多次后,又获“全球田野考古十大发现”并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大满贯”。
中新网记者12日从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上述消息。
“十二五”期间,贵州完成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项目330项,与“十一五”期间相比,项目数大幅增长,发掘与研究成果屡获海内外大奖,缘由何在?
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接受中新网采访称:缘于得天时、地利、人和。
周必素说:根据文物保护原则,一般不主动对文物进行发掘。但进行重大建设或其他因素需要且无法避开时,文物调查及抢救性发掘随之开展,发掘与研究成果也随之增多。
天时,是“十二五”期间贵州实施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水库、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基本建设项目逐年增多所致。“十二五期间”,贵州考古调查面积超过2700平方公里,普查登录可移动文物4137件(套)。
据了解,这些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产生了贵安新区牛坡洞和招果洞等系列洞穴遗址发掘、惠水县清水苑大洞遗址第一阶段发掘、习水县土城黄金湾遗址发掘等考古发现。
她披露,贵州考古所“十二五”期间完成的330个考古项目中,绝大部分为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2012年完成的41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调查为39项;2013年完成的63项中,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调查为62项;此后2014年、2015年各完成70余项,2016年完成85项,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均占有很高比例。
地利,是“十二五”期间以来中国、贵州官方对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的重视,催生了中国“土司遗址”申遗背景下的贵州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并在两次获“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又获“全球田野考古十大发现”并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大满贯”。
遵义,古称播州。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山西太原人杨端募兵南下平定南诏,收复播州,在播州开始世袭统治。其子孙在元、明时期,接受中央政府土司管理制度,世袭统治达725年,共传27代30世,历史遗存丰富。
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是系统田野考古工作,学术目标是了解和揭示当时当地社会制度、经济结构、文化面貌,主要包括海龙囤遗址、新蒲杨氏土司墓地、团溪杨辉墓与墓祠。
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入列。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入列。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囤遗址)入列;2015世界考古论坛田野考古发现奖,“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入列;2016年,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项目”获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一等奖;该项目在两次赢得“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又获“全球田野考古十大发现”。
人和,是“十二五”期间以来,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奉献才智,以科研成果报效祖国、反哺桑梓。“十二五”以来,该所出版田野考古报告2部,完成遵义海龙囤遗址等5个发掘项目的报告编写,出版贵州考古科普读物8本、其他专业书籍数种,发表考古论文、考古简报和考古文章180余篇。
“我们的成果不是一眼就可以爱上的贵州风光,也不是壮观的大桥,还不是绚丽的夺目的民族服饰。我们的工作揭示了贵州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博物馆里,或者在讲座上,我们砥砺奋进的五年成果,都在以最贴近受众的新方式不断传播,考古,工作是我们的,成果,是设法让民众共享的。”在贵安新区的一个考古试掘现场,周必素说:“中国文化,经我们的手能揭示展示最新的一部分,很幸运”。说完,她用手机拍下现场周边的野花,写下附言“工作中赏花”,发送到一个贵州考古爱好者的微信群。
据了解,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在“公众共享考古成果”方面积极探索,经批准组织开展多项活动,在当地中小学生中,培育了大批考古爱好者。(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