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一位银匠艺人的顽强坚守
新华社太原10月19日电(记者 陈忠华、王学涛)45岁的刘兴东17岁那年跟父亲学打银器时,平遥古城有八九十家银器店铺。如今,整个古城内只有两家仍在顽强坚守。
“手工银器费工价高,市场生存比较难。”刘兴东举例说,一枚银戒指手工做要两三天,卖500元,而机器一天100个也能做出来,只需要几十元。“买手工银器的是小众群体。”
平遥古城是中国山西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800余年历史。古城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传统工艺品,银器曾是古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在刘兴东的清代四合院里,记者看到了从前新娘子佩戴的宫锁、小孩过生日戴的挂锁,上面龙凤呈祥、五子夺魁、五“蝠”捧寿、喜上眉梢等吉祥图案活灵活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刘兴东的生意也一波三折。1997年,他在古城最繁华的明清街租下一个店铺,由于生意萧条两年后便关掉了。但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位专门来古城收老银器的台湾客户。
“他看我做的不错,刚开始零星购买,后来逐渐增多。”刘兴东说,台湾商人喜欢手工银器,2005年至2015年,台商的订单能占到七成左右。
近两年,来自台湾的订单大量减少,这让刘兴东有些紧张。他背着银器到全国各地推销,发现北京等大城市和南方地区对传统工艺很重视,这让他大开眼界,订单也随之而来。
“现在不愁销,就愁做不出来。”刘兴东说,他的银器以饰品为主,购买的客户很多是搞珠宝设计的,银器与玉、珊瑚、琥珀一起搭配,做“中国风”的饰品。
与银器打交道29年,时光在变,但刘兴东的手艺一直未变,而是更加精益求精。在他家里,记者看到一座藏传佛教的银佛龛,上面吉祥八宝錾刻得尤为精致。这件作品曾在第50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2015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
“打银器核心是錾刻,要有坐得住的功夫。”刘兴东说,錾刻工艺出师在三年左右,因为学习周期长,愿意学习的年轻人不多。而刘兴东的铺子“人丁兴旺”,2005年他开始收徒弟,如今已有5人出师,正在带的还有5人,最小的18岁,最大的24岁。
“手工制作的银器有灵气,能把人的思想、感悟融入其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