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八洞村》导演苗月动情记录中国的“脱贫奇迹”

2017年10月27日 14:59:00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十八洞村》,一部平民心灵史

  2017年10月17日是第四个全国“扶贫日”和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湖南省花垣县苗族村寨——十八洞村迎来一场特殊的放映,放映的电影名字和村名一样,就叫《十八洞村》。

  在距离杀青三个多月后,重回拍摄地的导演苗月又一次见到了片中主角杨英俊的原型老杨,这个内敛而倔强的湘西汉子看完影片忍不住流下泪水,他对苗月一字一句地说:“托习总书记的福,我们已经脱贫了。”

  “如果不是这次拍摄《十八洞村》,我可能不会如此深刻地理解‘贫困’对于一个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意味着什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苗月回忆起当时的这一幕,感慨万千。影片自10月13日在全国上映以来,以唯美清新的画面、文艺片的风格,又一次颠覆了不少人对主旋律电影的印象。

  故事 “热爱土地的人怎么就成了贫困户”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时隔四年,《十八洞村》在全国上映,故事取材于真实事件,讲述了村民杨英俊以及杨家的几位堂兄弟在脱贫过程中发生的观念上以及生活方式上的改变。

  从采访到创作剧本再到前期筹备,苗月用了8个月的时间。老杨是苗月在十八洞村走访的第一户人家,也是片中男主角杨英俊的原型。

  在真实生活中,老杨平时除了务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第一次去他家时,这个内敛的汉子几乎没有和苗月说一句话,“都是他妻子在说,直到第二次他才开口。”但老杨的故事让苗月十分感动:“他原来是一个军人,复员时恰逢上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政策,他们家也分到了一片土地。”几十年来,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老杨夫妻一直守着这块土地。“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出去,而是放不下对土地的那份感情。热爱土地的人怎么就成了贫困户了呢?老杨想不明白。”苗月说。

  老杨夫妻有个9岁的智障孙女,也被苗月写进了电影里。“这个小姑娘穿戴得干净极了,和很多人想象中都不一样。这种自尊让我非常受触动。”这也让苗月确定了片中的人物,“山里人有一种尊严是不容侵犯的,热爱土地的人也不应当贫困。”电影里的老杨是被扶贫的对象,却无法认同自己的贫困,充满矛盾。这固然有一部分来源于戏剧冲突的需要,另一方面,苗月也并不想以弱者的样子来描绘被帮扶的对象,在电影上映后,这成为备受好评的一点。

  角色 “把剧本写到让演员不忍拒绝”

  在片中饰演杨英俊的是著名演员王学圻,很多人对他在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中的知青形象记忆犹新,如今再次塑造一位湘西农民形象,是他个人艺术生涯的跨越,更像中国乡村三十多年的跨越。

  苗月笑着说,选中王学圻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和老杨一样,属于军人的硬气。陈瑾则在片中出演杨英俊的妻子,一位善良温柔的苗族女人。作为演员,陈瑾对作品和角色的“挑剔”在圈中是出了名的,但和苗月已合作过《天上的菊美》《大火种》等多部作品,是15年的老搭档了。

  “我的秘诀就是把剧本往她心坎上写,写得她不忍拒绝。”苗月有点得意地笑了,“《十八洞村》里的这个角色和她以往出演的任何一个角色都不同,看上去非常柔弱的妻子,对丈夫、对土地、对小孙女的那种爱,又是苗族妇女所特有的。陈瑾不愿意重复自己,有全新的角色她当然会接受。”果然,读完剧本没一会儿,陈瑾给苗月发来微信,上面只有一句话:“你什么时候拍呀?”

  两位主演的表演自然令苗月十分满意,但在拍摄时,她还是会找来村民担任“艺术指导”,教王学圻种地,教陈瑾做酸菜鱼,都是现学现卖。在拍摄中还有一些让苗月哭笑不得的状况,电影需要表现村寨脱贫前的贫困面貌,但拍摄时十八洞村已建起了新房,修起了新路,焕然一新。“我们的美术师只能对一些现有的房屋做点加工,拍完再复原回去,但有的村民不理解,气冲冲地找我来理论,说他的房子已经修得这么好了,再弄坏就是‘不合理’,我们只能跟他解释是在拍电影。”不过在她看来,这正说明了精准扶贫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善。

  评价 “文艺气息浓厚的主旋律电影”

  红色土壤、绿色梯田、蓝布衣装,辅以湘西乡音、苗歌苗鼓……《十八洞村》上映后,很多人评价它不像一部主旋律电影,文艺气息浓厚。苗月坦言自己很关注电影的口碑,不仅自己会上豆瓣、猫眼、腾讯等网站上看,也经常刷朋友圈里的反馈,在所有的评价里,她最喜欢的一句是:“这是一部平民的心灵史。”

  苗月认为,无论是主旋律题材还是商业题材,既然拍的是电影,就一定要尊重电影的创作规律,要讲好故事。她也相信,即使当下市场的主流观众都是年轻人,但其中很多人还是与乡村、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十八洞村》这样一部描写祖辈生活的影片,他们不会拒绝。“我希望年轻观众看完后,能够回到家乡去看一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给他们一些关怀。”苗月对票房也很有信心,“这是一部慢热的电影,票房已在逐渐走高了,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我们这些创作人员很欣慰。”

  “如果不是拍电影,我可能永远也没这个机会走进这个村,了解他们过往的生活、现在的生活。”苗月认为,通过拍摄《十八洞村》,能让更多人更形象地了解精准扶贫的意义,“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记录并书写中国的‘脱贫奇迹’,这就是我的初衷。”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