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这是一份来自文学史的鼓励

2018年01月15日 13:54:00来源:北京日报

  昨天(11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开幕,几十万种新书亮相。《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在一个不算显眼的位置依次摆放着,29卷图书囊括了60年来《收获》杂志发表过的精品,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

  纪念文存 

  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本 

  作家陈村曾说,《收获》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本。这句话至今被作家和《收获》编辑部小心留存。

  据上海九久读书人总经理黄育海介绍,这次《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是限量发行,由《收获》编辑部主编,选收了《收获》杂志历年发表的优秀作品,遴选范围自1957年创刊号至2017年第2期。文存按不同体裁编纂,其中长篇小说11卷、中篇小说9卷、短篇小说4卷、散文4卷、人生访谈1卷,总计一百六十余部长、中、短篇小说,及一百二十余篇散文随笔作品。

  这套丛书是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六十年的缩影。在这套纪念文存所收的一百八十余位作者里,既有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老一辈作家,也有王安忆、贾平凹、苏童、格非、刘恒等新时期文坛中坚力量,以及张悦然、笛安、路内等年轻新锐作家。

  《收获》主编程永新说,当代著名作家都在《收获》上发表过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作品。1957年《收获》创刊号发表了老舍的《茶馆》;1981年,诗人北岛第一次在《收获》上发表的作品是短篇小说《稿纸上的月亮》。在《收获》上发表作品最多的首推王安忆,从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广阔天地的一角》,至2017年初发表中篇新作《红豆生南国》,37年间王安忆在《收获》发表了30余部作品。而余秋雨同《收获》的合作长达7年之久,在《收获》相继开设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天话语》《旧城迷藏》等名专栏,一时读者遍天下。

  作家 

  收获了《收获》珍贵回忆 

  在这部纪念文存中,收入了马原、刘庆邦、李辉、笛安等作家的作品,他们对《收获》都充满了感恩之心。

  “《收获》选中我的来稿,是最让我欣慰的一个肯定。”马原说,他最早发在《收获》上的作品是6万字中篇小说《西海的无帆船》,编辑只字未改,“当时我有一点吃惊,一下子用了那么长一个中篇。”他坦言,《收获》尊重作者,所以他至今写过的一半作品都在此发表,其中包括《上下都很平坦》《牛鬼蛇神》等三部长篇。

  刘庆邦感佩于《收获》的高标准和高门槛。他回忆说,曾往《收获》投过长篇小说《遍地月光》,这是一部描写底

  层普通民众生活的作品,因为比较长,编辑建议压缩,但终审也未获通过。“不管你是多大的作家,达不到发表水平,就不行。”

  李辉至今称奇,自己从1993年到2015年,在《收获》开了23年专栏,包括《沧桑看云》《封面中国》等四个专栏。2005年他开设专栏《封面中国》,后来10年间内共发表30篇文章。他记得,《收获》名誉主编李小林非常严格,“她经常给我打电话挑错别字,还说,你前面有个‘所以’,怎么后面又带个‘所以’?”

  “如果不是《收获》愿意在最初的时候用我的稿子,我想我可能不会把写作当成我人生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青年作家笛安说,2003年11月《收获》发表了她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姐姐的丛林》,随后2004年又发表其长篇小说《告别天堂》。《告别天堂》交稿时,笛安正在法国上学,时任编辑的钟红明给她发来一封邮件,说很高兴看到一个年轻作者用这种方式写初恋和爱情。“《收获》这样的杂志,代表文学史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年轻人,被《收获》鼓励过,会有一种收到了来自文学史的鼓励,那种感觉很珍贵。”笛安说。

  编辑 

  见证重量级文学作品诞生 

  一家文学杂志一次次见证了当代文学史上众多重量级作品的诞生。

  程永新回忆,王朔发表《空中小姐》前后,认识他的人还不多,他给《收获》寄来一篇小说《五花肉》,“我看完以后,就小说中的一些问题与他探讨。我觉得题目是最重要的,《五花肉》这个名字不怎么贴切,建议他是不是可以换一个名字。”后来王朔提了三个,编辑部最后挑中了《顽主》。

  有一天,程永新正在杂志社上班,突然走进来一个留着平头的人,穿着拖鞋,一口京腔。当时他心里非常反感,怎么穿拖鞋来编辑部呢?后来才知此人就是王朔。“《顽主》发表后,北京的文学圈竞相传阅,王朔成了突然闯入文学界的一匹野马。”

  《收获》发表的作品很多具有开创性。《收获》副主编钟红明回忆,当年贾平凹还在陕西一个县里修改《浮躁》,在那个发霉的房间里,她见到了《浮躁》手稿。《浮躁》试图表现改革开放之初乡村与城市的剧烈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下人的生存境况。这部小说发表后,因涉及当时文学作品极少表现的腐败现象而受到批评。程永新说,当时某位领导在一次干部大会上甚至点了《浮躁》的名。“后来围绕这部小说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很多老作家都出来发言力挺《浮躁》。”《浮躁》是贾平凹“商州系列”第一部,后来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

  “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对时代的反映,会以其深刻性走在时代之先,事实证明,《浮躁》正是这样一部作品。”钟红明说。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