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非遗”进高校课堂
中新网福州3月19日电 (苏丽环)“大学生是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主力军。”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副书记陈帆如是说。
近日,阳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传统手工艺实验室开展第一期以手工编制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开发课程,来自屏南县代溪镇北墘村的两位民间传统手工艺人走进了高校课堂。
竹编师傅孙得元15岁起便开始学习竹具编制,从农耕用具到竹制摆件,他都能用一根根细竹编织出来,手艺精湛,造型别致。
另一位手艺人郑枯妹则擅长用绳子、竹条等编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和花卉。她特别传授了“百索”的绝活。
“百索是富有屏南特色的编织工艺,又名长命缕,编百索是端午节习俗之一,为的是辟邪除害。”郑枯妹说,在屏南县,父母为出嫁的女儿编织百索作为陪嫁。
陈帆表示,长期以来,乡村人口不断流失,民间手工艺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开展乡村传统手工艺教学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传统手工艺,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另一方面,手工艺文创产品的开发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下一步,代溪镇将加大与学校文化创意相关专业的合作力度,欢迎有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去。
据悉,阳光学院今年以来致力于高校乡村文创产品开发,围绕“漆、雕、染、绣、刻、瓷、竹、根、织”九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将民间传统手工艺带入大学课堂,与高校文化创意设计等课程结合,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文创产品再开发,探寻阳光学院“乡土”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改革,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