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解崇信弦子腔失传困境 艺人活态传承守乡愁
中新网兰州3月23日电 (艾庆龙)“王母有寿,以在福寿宫前……”面化八仙妆,头戴官帽,身穿官袍,手捧寿桃,王宏荣和艺人们踱步至台前。甘肃平凉崆峒古镇戏台早已被当地民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严严实实,一曲崇信弦子腔《八仙上寿》赢得民众拍手叫好。
面对戏台前密密麻麻的人群,甘肃平凉崇信弦子腔传承人王宏荣说,“如今来看戏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在此前是想不到的。”他告诉记者,随着民众文化需求逐年递增,文化市场也越来越繁荣,但崇信弦子腔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崇信弦子腔是光绪十年(1884年)传入甘肃平凉,最早以地摊的形式表演,以三弦、笛子、四页瓦子、木鱼、碰铃为伴奏乐器,因其奏乐欢欣畅快,适合村民降福于斯的心理状态,深受村民喜爱。近几年搬上舞台并在伴奏乐器中加入大提琴、板胡、二胡。
“以前,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看,并且也都会唱。”王宏荣自小就受崇信弦子腔耳濡目染,16岁便开始学习崇信弦子腔。“当时着急学不会,可没少哭鼻子。”
“老一辈人呕心沥血创作出崇信弦子腔,我们没有理由让它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如今52岁的王宏荣谈及没落原因时表示,崇信弦子腔为小众化戏剧,并不被大众所熟知,同时,学习崇信弦子戏需要3年到5年才能出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有限。
“以前,崇信弦子戏只传男不传女,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面临失传的境地。”王宏荣介绍,崇信弦子腔目前也仅存剧本50多本,曲调30多个。
“只有将崇信弦子腔放于市场之中,才能让更多的人所熟知,还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在王宏荣看来,如何激活市场才是解决濒临失传的关键。2014年,王宏荣将剧团组建成公司,对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他更是下足了功夫。“管吃管住,一对一教授,表现突出者可随团上台参演,参与分红。”
近年来,崇信弦子腔传承发展也被崇信县高度重视,为了让崇信弦子腔在文化生态保护大环境下得到整体性保护,在该县申报下,崇信弦子腔于2017年被列入平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录。同时该县还将崇信弦子腔搬上县级春节联欢晚会,促使崇信弦子腔走进千家万户。
“保护措施注重活态化,主要是为了让崇信弦子腔扎根民间,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一部分,在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实现吸引更多年轻人对其学习与传承。”甘肃崇信县文化馆馆长富强说。
“目前传承发展呈现良好趋势,年轻人对崇信弦子腔态度已向热情转变。”如今王宏荣的公司拥有35名民间艺人。而最让王宏荣骄傲的是,公司所属剧团在2017年参加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全国文艺大赛,崇信弦子腔《八仙上寿》在30多个参赛节目中,成为甘肃省唯一获奖节目。
随着戏台落下帷幕,观众渐渐散去。王宏荣和2名艺人则在戏台上手舞足蹈交流着表演中存在的问题。王宏荣表示,如今,崇信弦子腔“造血功能”日渐恢复,在传承良性发展大趋势下,突破“严冬腊月”指日可待。(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