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遗”缂丝:刻在时光里的“丝路”
中新社石家庄4月1日电 题:世界“非遗”缂丝:刻在时光里的“丝路”
作者 裴国荣 李茜
近日,一场以“丝中之圣”缂丝为主角的作品展上,一件耗时3年制成的(仿)清朝顺治帝龙袍吸引观者驻足。现场,河北定州王氏缂丝第七代传人王鹏巍带观众体验缂丝的制作手法,并用手中的“千丝万缕”展现中国古代帝王文化。
缂丝,以蚕丝、金线等为原料,以“通经断纬”的技法,使花纹图案像镂刻一般,故亦称“刻丝”和“克丝”,是中国传统丝织艺术品中的精华,极具欣赏装饰性。唐宋以来,缂丝为皇家御用织物,常用以制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2009年,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定州自古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茶马互市”、南北物资交流繁荣之地,是中国缂丝的发祥地。
现年50岁的王鹏巍出自书香门第,自小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成年后,她得知“丝中之圣”缂丝起源于自己的家乡定州,便拜王氏缂丝世家第六代传人王建江为师。
王鹏巍称,缂丝通常以素色生蚕丝作经线,以彩色熟蚕丝作纬线,每一种颜色的丝线引入一把竹梭,有时艺人需要同时处理上百只竹梭。因丝线的松紧程度不同,1厘米中就有“千丝万缕”的变化,如果织错了没有及时改正,只能剪掉重织,因此需要艺人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此外,因缂丝织完形成的花纹双面一致,要求艺人在织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拿镜子对照。王鹏巍说,这就好比做人要“表里如一”,缂丝千年不坏,是帝王的文化,必须要有大国工匠的精神,必须一“丝”不苟。
在王鹏巍的指尖下,缂丝的色彩变化丰富自然,可以如龙袍凤霞般奢华,可以如丹青翰墨般雅致,可以如山水样写意,可以如花鸟样缤纷。
然而,因缂丝技艺“易学难精”,缂丝产品市场过于“小众”等因素,这一技艺逐渐被世人忘记。为了“抢救”这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王鹏巍和家族里的四代人凑齐3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缂丝方面的文献整理、工具恢复。
王鹏巍回忆称,当时市面上已很难找到缂机、梭子、竹筘等工具,只能找到老艺人画出样子,根据图案让工匠摸索制作。
王鹏巍认为,定州作为缂丝的发源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为了弘扬家乡文化,她先后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定州特色的缂丝作品,如承载定州古城历史文化的《千年不倒树》《定州塔》《贡院》《定州故事》等。
为传承缂丝技艺,王鹏巍对定州本地人免费授课,外地学生只收取基本费用。如今,来体验缂丝工艺的不仅有七八岁的孩子,也有六旬长者。王鹏巍的缂丝作品也走出国门,到意大利、塞浦路斯等国家展览,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拜师学习缂丝工艺。
同时,王鹏巍提出“以服传礼,以礼传世”的概念,启用缂丝服装私人订制,设计开发缂丝旗袍、礼服、饰品、手包等一系列实用型文化创意产品,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进民众生活。
王鹏巍表示,缂丝是古代中国人通过“丝绸之路”献给世界的一份精美礼物,其工艺背后蕴含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的记忆。
王鹏巍正在筹划建立一所缂丝博物馆,想让更多人看到缂丝传承两千多年经久不衰的原因,并继续传承这刻在时光里的缂丝记忆。(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