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江南风筝王”盼传承 放风筝的人不能断了线
中新网湖州4月3日电(胡丰盛 郭文锐 王福田)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的草坪上空,十几只风筝在空中随风舞动,把天空点缀得色彩斑斓。其中一条40米长、由20多个小风筝组成的“中国龙”风筝,更是成为了近百名游客关注的焦点。这是被同行封为“江南风筝王”的张志刚特意组织放飞的。许多游客看到这个巨型风筝上天,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张志刚却心存忧虑地说:这些风筝不仅需要精心保管维护,而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真担心以后身体吃不消,德清会制作、放飞这种风筝的人断了线。
张志刚今年76岁,曾师从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曹氏风筝”的代表人物费保龄学习风筝制作技艺。
说起张志刚与风筝结缘,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张志刚因为演出《风筝误》迷上道具“燕子风筝”,这一痴迷可算真是“风筝误”,1985年,张志刚拿着自己制作的老鹰羽毛风筝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
风筝用精选的鸭毛一根根黏贴起来,精巧的做工和栩栩如生的外形惊艳全场。评委却因为风筝太过精美犯了难,这是标本还是风筝?评委最终商议,如果能飞上天就算是风筝。
结果,“老鹰”风筝顺利飞上了天,风筝上的羽毛在风中活灵活现,几乎能以假乱真。金牌毫无悬念地收入张志刚囊中,而从此,世上也多了一种新的风筝类别——羽毛风筝。
30多年来,张志刚完成了一千多件作品,还常常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交流比赛,法国、德国、西班牙、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先后获得60多个国内外大奖,让世界人领略中国风筝的魅力。
张志刚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洋溢着艺术的氛围,墙上挂满了他制作的各式风筝,“双燕”、“沙燕”、“仙鹤”、“蜻蜓”、“金鱼”、“蝴蝶”、“凤凰”、“大雁”、“老鹰”、“宫灯”……四十多种艺术风筝,或大、或小、或丰盈、或纤瘦,形态各异、巧夺天工。
一楼储藏室里,就摆放着一只山鸡风筝,这只风筝花了老张3个月时间制作,他去图书馆翻阅了不少资料,一有空就观察鸟类的翅膀。
张志刚说:“你看,风筝两个翅膀上的羽毛,无论从大小还是色彩上都左右对称,这样飞上天才能保持平衡,一共选了6只山鸡的毛制作出来的。”
“这些风筝不仅需要精心保管维护,而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真担心以后身体吃不消,德清会制作、放飞这种风筝的人断了线!”张志刚满怀忧愁地感叹道。
张志刚多年来患有脑梗,身体状况欠佳,手脚不灵便,已经无法制作巨型风筝了,但每天仍会翻看自己收藏的风筝图谱,潜心研究。
“有时候想到哪个图案可以用到风筝上,他会迫不及待地记录下来,因喜爱而与风筝结缘,却没想到这一辈子都与风筝绑在了一起。”张志刚的老伴、“扫蚕花地”的传承人徐亚乐说道。
不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中国经典国粹,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一直是每一位传承人担忧的问题,谈起对风筝的热爱,张志刚眼角湿润了,他说,自己扎风筝不是为了赚钱,就是传承风筝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希望更多的人能看见国粹。“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连外国人都爱,咱自己不能失传啊!”(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