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明节如何正确打开?敦煌石窟揭秘千年习俗

2018年04月10日 13:29: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4月4日电 (记者 冯志军)4月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为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敦煌研究院4日披露了敦煌石窟中古代中国关于寒食和清明鲜为人知的习俗,包括朝廷可享4天小长假、敦煌寺院用酒祭拜、寒食宴饮一面多吃、寺院设乐官民共赏等。

  清明节小长假该怎么过?作为今年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小长假,大家都在纠结“如何充分利用”。从2008年开始,中国有了清明节3天法定假日,到今年正好持续10年。然而清明放假,早在1300多年前的晚唐时期,就已经有明确的“放假记录”。

  敦煌文献《进奏院状上》记载,晚唐时沙州赴京请旌节者反馈报告说:“五日遇寒食,至八日假开。”朝廷把寒食、清明两节拉通从初五到初八放假,这可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小长假了。

  敦煌研究院分析称,寒食在仲春之末,清明当季春之初。寒食、清明本不是同一个节日,但日期相近。唐朝时两节就有并称,许多寒食节的传统也已融入清明。除了我们已知的祭祖扫墓、禁烟冷食、荡秋千等习俗,还有诸多鲜为现代人所知的节日活动。

  根据敦煌壁画记载,关于清明扫墓,不仅在民间流行,官府亦不例外,连敦煌寺院中也行扫墓之风。在寒食清明来临之前,寺院就会提前支出面、油、粟等,制作供品,设祭拜盘,买纸做楮钱,祭拜已故的大德高僧。

  让人意外的是,寺院并不避讳用酒,并且类似这样的记载很多,说明即使是寺院寒食节也可用酒祭拜,清理修整墓园同样以酒招待。

  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北宋初年的敦煌衙府账目上,敦煌研究院发现了古人在寒食节宴席中准备的各种面食。其中有胡饼(类似今天的馕)、截饼(类似今天的油炸果子)、蒸饼、餪饼、饽饦(类似今天的揪面片)、灌肠面等,花样繁多。

  从数量上计算,寒食宴饮用面总量为“二月八行像”的17倍还多,可以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日盛宴。除了吃面,寒食还设酒招待,节日期间用酒量亦是相当汹涌。由此可见,古时寒食民间禁火三日的规定,挡不住小长假相聚宴饮的脚步。

  古代敦煌寒食于寺院中设乐表演,城内官员百姓携家带口前去观赏,既有属于对亡者的追思,也有生者欢悦的相聚,“不是所有的寒食、清明都一定要眼里噙着悲伤”。

  敦煌研究院认为,古人们尤其不能对春景视而不见,寒食、清明郊游是他们寄情于自然的一枚邮票。彼时人们不能微信相邀,往复书信是最好的办法。交流内容简单说便是:“我有远方也有酒,你有故事吗?”(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