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风的缘故,送他随风而去——众人告别诗人洛夫
原标题:因为风的缘故,送他随风而去——众人告别诗人洛夫
新华社台北4月11日电(记者石龙洪、贾钊)“昨日我沿着河岸/漫步到/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以衡阳乡音吟诵写给妻子的诗,诗人洛夫向亲友告别,也为自己“送别”。
上月19日,洛夫在台北逝世。一代诗人就此随风而去,台湾文学界、洛夫故乡衡阳乡亲和众多两岸民众为之叹惋。11日,台北“至真”礼厅,烛光中,按照洛夫遗愿,通过播放生前录音的形式,他本人第一个在追思仪式上“发言”。
前来送别的很多是洛夫老友,也有许多年轻人。听到洛夫说这首诗写于1981年,是写给妻子的时候,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在送别厅,洛夫遗像居中,他手执诗集,目视远方,背后则是草书所写的《因为风的缘故》这一名作,两岸亲友致赠的挽联分布于侧。在哀而不伤的音乐声中,人们鞠躬行礼,与家属握手、拥抱,表达安慰。
“洛夫为当之无愧的‘诗魔’。”台湾艺术家陈青狄接触洛夫的诗已近40年。她说,洛夫的作品文字优美,风格锐利,在中文诗坛地位举足轻重。
“60多年的老朋友走了,心里十分难过。”1954年与洛夫、痖弦共同在台湾创办《创世纪》诗刊的诗人张默说,自己和洛夫都是离乡背井来到台湾,有相似的背景、话题和共同奋斗的经历,非常不舍老朋友离开。
洛夫曾说:“我虽然是一个现代诗人,但我写的诗完全是中国诗的身份。”他的诗歌中处处体现了浓厚的中国传统精神。
“洛夫的现代诗充分汲取了中国古诗词的养分,意向运用超前而迷人。”比洛夫小一岁的诗人管管称洛夫为老师。他说,洛夫做一件事,不但要做成功,而且要做第一,意志令人感佩。
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来台。数十年来,他对故乡的思念化作一首首诗句,广为传诵。在告别仪式上,近百幅照片制成的纪念短片,重现了他近年返回大陆寻根、探亲、讲学、交流、办展的画面。
“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最近20多年来,洛夫先后9次回到衡阳。
“洛夫的乡愁不亚于余光中。”衡阳市回雁诗社社长李镇东曾说,洛夫的《边界望乡》《衡阳车站》等作品,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洛夫曾说:“生命的价值不能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只要心中有诗有爱,瞬间即是永恒。”一位福建读者说,洛夫走完一生,那些不朽的、强烈的、抹灭不去的,都留在诗人永恒的书写与凝望当中。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