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举行颁奖礼 莫言、王安忆等作家获奖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5月20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辽宁省作家协会、大连汉风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在大连举行颁奖典礼。该奖旨在扩大中国文学的影响,推进小说走进人民,弘扬汪曾祺文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讲好中国故事。
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的获奖作家作品分别是:长篇小说奖得主赵本夫,获奖作品《天漏邑》;中篇小说奖得主王安忆、张悦然,获奖作品分别是《向西,向西,向南》和《大乔小乔》;短篇小说奖得主莫言、樊健军、双雪涛,获奖作品分别是《天下太平》《穿白衬衫的抹香鲸》《北方化为乌有》;微小说作家奖得主是蔡中锋。
莫言的获奖感言中回忆了和汪曾祺先生的交往,说道:“汪先生是我们的文学前辈,我们这一代作家都跟他有或多或少的交往,都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做人的和创作小说的知识。我大概在三十多年前,曾经在军艺文学系的课堂上亲耳聆听过他的讲课,记得当时他在黑板上写了六个大字:‘卑之无甚高论’,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我也经常把这几个字书写在大纸上。汪先生是短篇小说大师,一篇《受戒》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创作中尚有诸多清规戒律时另唱别调,令人耳目一新。其后模仿者甚多,但得其神髓者甚少。汪先生的散淡当然不是故作的姿态,他的散淡来自曾经沧海,来自彻悟人生,来自司空见惯。但汪先生并不是绝念红尘的老僧,他的那颗童心蓬勃跳动着,使他的作品洋溢着天真和浪漫。”
赵本夫发表获奖感言时,展示了他和汪曾祺先生的合影。并说道:“汪曾祺先生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么多年,从他生前的为人处世和文学作品中,我感受最深的其实就是两个字:从容。在汪先生那里,从容是修为,是定力,是境界。”
王安忆的获奖感言也提到了1987年大家在香港的维多利亚游艇上,拥着汪先生问着问那。“我们问短篇小说是什么?回答说,就是将必要说的话说出来。我们又问,长篇小说是什么,汪老回答,就是把不必要说的话说出来。可不是吗!汪曾祺老一生写下无数短篇小说,却未涉猎长篇,就是说,他都是在说必说不可的话。”
张悦然在获奖感言中提到《大乔小乔》对她的特殊意义,当时她做了一个腿部的手术,三个月不能动,“做完手术从医院回到家,我就开始动笔写那个小说。最初打算写成一个短篇,但是长久不出门,就失去了时间概念,今天是星期几变得不重要,白天和晚上也没什么区别,小说也因此失去了奔向结局的意愿。我变得非常依赖它,依赖每天增加的字数给我提供微弱的时间感,依赖故事里那对姐妹和命运的斗争为我提供生命的活力。”
年轻作家双雪涛对短篇小说有深刻的认知,他认为:“因为短篇小说字数有限,所以如果经过反复修改,有可能达到完整,但是这种完整有时候光溜溜得没啥意思。这是我感觉短篇小说不好写的原因,面积小,不易腾挪,所以力求精细,不要废话,因此也就容易变成一件精美局促的东西。”所以,他特别推崇海明威、卡佛和汪先生的胸中之气,不会因为雕琢而伤了文气。
樊健军在感言中特别强调汪先生作品中的“中国味儿”,并说之所以自己链接沈从文、汪曾祺一路作家的风格,与他的生活有关,与他的小山村和小县城密不可分:“小世界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某种启示,引发我的思考。我在小世界里以文学对抗孤独和焦虑,祛除天生的自卑和地域的禁锢。我透过小世界的针孔看到了一个大世界。我始终怀有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憧憬和想象。”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辽宁省副省长孟庆海,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朗,《文艺报》总编梁鸿鹰,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成杰,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滕贞甫,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杜学文,大连市副市长温雪琼,大连城市建设集团董事长董学林,《小说选刊》杂志社负责人王干,《小说选刊》副主编李晓东,江苏省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建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三联书店总经理路英勇、中国文化译研网负责人徐宝峰等以及《收获》《芒种》《山花》《青岛文学》等文学刊物负责人、责任编辑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