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艺圈”相约上海周末
6月周末的午后,空气略带潮湿,车水马龙的上海徐家汇商圈和静安寺商圈轮番举办海峡两岸文艺家讲座和见面活动,吸引两岸青年络绎到此。
位于静安寺商圈芮欧百货四楼的钟书阁书店已成为两岸青年经常聚会听讲的好去处。
近日,获“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称号的台湾学者薛仁明在这里对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文艺广播节目制作人王肖。
中华书局最新出版的《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被纳入“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名师对话系列,主要呈现了薛仁明和王肖跨越海峡的文化问答。
薛仁明笑言:“上海这座城市,是我在飞机误点时,最希望多停留一会儿的城市。这些年,大家都乐意到上海开讲,就像这样三五十人的小空间,很温馨。”
薛仁明和王肖探讨的话题中,既有当下两岸父母如何化解育儿困扰的“药方”,同时也从育儿话题讲开去,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薛仁明介绍,他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传统戏曲,在潜移默化中,儿子一边洗碗做家务,一边也能哼唱几句京剧片段。
在讲座上,薛仁明也邀请大陆的戏曲票友亮嗓,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传统戏曲是中华文化和审美的代表,也是农耕时代‘慢生活’的写照,今天的人在学戏曲,是为了找到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美感,实现身心的安顿。”薛仁明的观点在上海读者中引起共鸣,现场掌声不断。
经常参与两岸交流的节目制作人吕小姐感慨,两岸开通直航班机和大陆赴台“个人游”后,起初不少大陆文艺青年乐意买周末机票到台北看演出、听讲座,而今上海也成为这样的“两岸平台”,听到台湾文化名人讲座的机会变得更多了,这说明大陆这些年的“磁吸效应”在不断增加。
仅以昆曲艺术为例,上海与台北间的交流逐年增多。“现在到上海听老戏的票友中,往往是两岸各界都有,票友群体在增加,大陆的老中青艺术家也爱在周末轮番登台,促进交流。”上海昆剧团副团长武鹏说。
在上海的两岸“文艺圈”内更受瞩目的是台湾戏剧导演赖声川专属剧场——徐家汇美罗城的“上剧场”,这里定期举办两岸文艺家的对谈或讲座,有“丁乃竺会客厅”和“赖声川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剧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为了拓宽剧场功能,除了剧目排演,剧场的公共文化活动可以更精彩。
今年早些时候,“上剧场”的微信公众号透露,目前赖声川的日常创作已与上海的市井生活“无缝对接”起来。这意味着,这位颇受瞩目的戏剧导演每年有相当长的时间在上海工作生活。
在最近一个周末举办的“赖声川大讲堂”活动中,他与600多名观众分享了戏剧创意中的“火花”和灵感之源。
这是“上剧场”开设两年半来,他第三度开讲。他详细介绍了《暗恋桃花源》和《如梦之梦》如何从东方和西方戏剧艺术中汲取养分。
“人生是一个‘大笔记本’,长期积累在脑子里的人和物相互交织组合,就成为了灵感。”他说。
听完这堂讲座,一名正在学习创意写作的大陆学生告诉记者,赖声川结合自己的创作故事所谈的经验,对年轻人很有启发。
上海最新发布实施的《关于促进沪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办法》提出,支持台湾同胞在本市参与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等文化项目。以及支持台湾同胞和相关社团参与本市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基层社区服务。
专家认为,这将进一步促进两岸文艺家在上海共同构建起生机勃勃的“文艺圈”。 (记者许晓青 任垚媞 黄扬)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