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变身”端午民俗大庙会 南京市民高雅之堂“赛包粽”
中新网南京6月18日电 (杨颜慈)包粽子、佩香包、编网兜……又是一年端午至,浓浓的节日气氛走出市井街巷,与高雅之堂碰擦出奇妙的火花。18日,三十余种端午习俗集中亮相南京博物院。儿时的佳节记忆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正以全新的体验形式回归市民身边。
清早起,大量市民有序涌入南京博物院的大门,民间舞蹈《打连厢》《跑旱船》正在广场巡回上演,一场记忆中佳节的“穿越”之旅,自此拉开序幕。
昔日南京城里喧闹的节日氛围,如今“浓缩”进南博的广场、展厅、长廊,吸引无数市民前来感受这场中华文化的回温。
在非遗馆内,徐州香包、南京皮影、南通面塑等多名非遗传承人进行着百年传统手工艺的展示与教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的传承人井秋红一针一线缝制着青蛙外形的五毒香包,悉心地向观众讲解香包的做法、起源。她说,“在过去,每逢端午意味着炎夏来临,蚊虫开始活跃。从这一天起,孩子们开始佩戴用中草药制成的,绣有蜈蚣、蝎子等图案的五毒香包,既是驱蚊保健,也取‘以毒攻毒’之意。”
响亮的竹板声、幽香的艾草……在年过古稀的国家级非遗“常州小热昏”和江苏省级非遗“常州梨膏糖制作技艺”的双料传承人叶莉莉身边,围满了稚气未脱的小“粉丝”。
她说,过去很多民间艺人在售卖手工制作的梨膏糖之时,常用“小热昏”这种街头说唱艺术来推销吸引顾客,这门“双料合璧”的手艺逐渐传承至今。每逢端午,叶莉莉都会在梨膏糖里加入应季的中草药——艾叶,让甜丝丝的梨膏糖多一份节日的味道。
博物馆内的最热闹之处还属艺术馆长廊。在这里,亲手包粽子、鸭蛋网编织、五毒香包制作等亲子体验互动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在感受佳节气氛之余,研习传承着传统文化。
“尽管市面上各式口味、精美包装的粽子推陈出新,最难忘的还是小时候奶奶亲手包的糯米粽。”南京市民陈静宇带着五岁的孩子,在现场老师的教学下,制作着红豆小脚粽。她认为,要让孩子亲自去体验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民俗更好地传承。
南京市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通过本次“传统节日进博物馆——端午”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传承。回归传统节日,也正是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传统节日最美的是团聚,节庆珍存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记忆,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载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呈现。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传统节日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掀起传统文化振兴和文化自觉的热潮。”龚良说。(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