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抢救保护

2018年07月12日 09:04:00来源:光明日报

 

  杨氏家庭泥塑技艺,自清朝道光年间发展到杨栖鹤老人这儿已是第五代了,其作品色彩沉稳华丽,处处精工细雕,惟妙惟肖。但老人已进入耄耋之年,身体状况欠佳,一旦离世,其毕生积累的技艺也将随之而去。2015年5月9日,宁夏非遗保护中心抢救性记录项目组来到老人家中,经过7个月的收集和拍摄,将老人毕生积累的技艺记录保存了下来。就在项目组刚刚完成最后一个镜头拍摄的那一周,老人与世长辞。

  记者从7月6日召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论坛上获悉,自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以来,经过各地非遗保护中心、记录团队和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努力,942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项目已启动,其中227项已完成,越来越多像杨栖鹤老人这样的高龄传承人的技艺和记忆得到了收集和保存。

  1、刻不容缓:我国非遗保护进入读秒时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目前,我国已经有京剧、中医针灸、活字印刷术、二十四节气等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327项,省、市、县三级的非遗更多。这些瑰宝需要我们珍视、保护和传承。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然而,由于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机。

  据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国家公布了五批共3068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已经有超过400位离开了我们。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庆善所说,一位传承人的逝去,可能就意味着从这世上带走了一项绝艺和民俗活动,这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我国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之初,就确立了三大非遗保护方法,即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抢救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对传承人技艺与记忆开展抢救性记录与保存,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2015年,在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统筹部署下,以高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工作对象,以资料收集与影音图文记录为主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

  抢救性记录工作一方面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非遗实践、传承教学等全方位记录,另一方面对已有各类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收集,为每位传承人建立专题资源库。记录工作的成果还将制作成综述片,进行公共传播。

  自今年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公布了首批抢救性记录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的25项记录成果,果洛折求——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冯庆钜——杨柳青木版年画、潘萨银花——侗族大歌、刘则亭——古渔雁民间故事、潘老平——水书习俗等榜上有名。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