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实践分队:感受木雕文化传承
浙财实践分队:感受木雕文化传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时值暑假,寻访古迹,展示技艺,研究文化传承,进行志愿服务……开发区的大学师生们展开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浙财实践分队:
感受木雕文化传承
近日,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走近东阳木雕”实践团队来到金华东阳,开展为期3天的实地调研活动。
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东阳木雕,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但如今这项技术的传承岌岌可危。浙财大人文学院章立峰老师带领7名同学进行“参观、寻根、实地探访”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博物馆,拜访木雕大师,走进工厂,让学生了解东阳木雕的艺术之美,并探讨改善木雕的传承现状。
章立峰老师说,无论是东阳木雕,还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现代文明充斥的时代中传承创新,离不开手工艺人的初心和坚守。为此,队员们重点采访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黄志勤师傅。“木雕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能坚持下来的更少。”黄师傅说,学木雕考验耐力与恒心,希望更多天资聪颖的年轻人能加入到木雕行业中,把木雕工艺发扬光大。
在御乾堂,队员们走进工厂车间,跟踪记录了一根木头如何打造为红木家具的全过程。队员们了解到,目前东阳木雕主要运用于红木家具制作。为了让木雕走向现代但不失传统韵味,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御乾堂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木雕工艺人员对家具进行精雕细琢,最后走入寻常百姓家。
而当下东阳木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传承人老龄化,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值得思索。
实践队员们尝试给出解决建议。队长吴明珠认为:“东阳木雕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是传统工艺的人文情怀与匠人精神。可是我们对文化的继承、发展与传播做得还不够。或许,东阳木雕可以完善特有的品牌创作,同时利用互联网媒介进行宣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一起推进它的发展。”
本报记者 阮飞霞
通讯员 郑晓涵 赵蕾
阮飞霞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