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 ,漫画界的一棵常青树倒下了
方成 ,漫画界的一棵常青树倒下了
◎老九
昨天上午9点45分,与丁聪、华君武并称为中国漫画界“三老”的方成先生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100岁。
方成从1935年开始创作漫画至今已80余年,发表漫画上万幅,代表作《武大郎开店》脍炙人口,成为中国当代漫画史上的经典作品。同时他还致力于漫画理论和幽默理论的研究,出版了相关的著作。
本报特邀与方老相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郑荣来与著名漫画家老九撰写了纪念文章,以寄哀思。
方成先生,被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今天上午倒下了……
方成先生是中国漫画家中第一个年过百岁的,他长寿的秘诀就是忙,他在2003年一幅自画像上题到:“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他一生画了近万幅漫画,写了几十本有关漫画、幽默的理论书籍,这在漫画圈子里面找不出第二人。
他的漫画风趣幽默,直指时弊,代表作《武大郎开店》享誉海内外,以至于后来“武大郎开店”成了嫉贤妒能、压制人才的代名词。九十年代以后,他更多地创作水墨漫画,李逵、鲁智深、钟馗、弥勒佛常常出现在他的笔端,那简约的水墨,那夸张的造型,那幽默的题诗,他在《水墨弥勒》这幅画中题到:“人间本来事就多,鸡毛蒜皮一大箩,惟有弥勒胸襟阔,笑看平地起风波”,韵味无穷。
我是方成先生的一个粉丝。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大学时开始喜欢并试着创作漫画,《方成漫画选》就是我的临摹范本。那时我画的漫画,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笔墨用色,都可以看到许多方成漫画的影子。因为画得不好,后来我见到了方成先生,不好意思地说:“我是照虎画猫!”
八十年代末,我在《中华英才》画报主持“名人漫画与漫画名人”栏目,向方成先生约稿,从此开始了近三十年的交往。方老没有架子,热心提携支持年轻漫画家的创作,所以交往了许多年轻的漫画界朋友,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2006年4月,我创作二十年的漫画展在中国戏曲学院开幕,88岁的方老早早就来到了展厅,一边看作品,一边和我交流,现在想起来都特别的幸福,漫画大师在给我“开小灶”啊!年底,老九漫画馆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落成。方老和著名漫画家常铁钧、叶春旸、毛铭三、何君华等来到京郊,方老为漫画馆揭牌。仪式上,一位老漫画家提议,应该请方老为老九漫画馆题写馆名,我当然求之不得,只是不好意思开口,见有了机会,于是随声附和。本来以为只是热闹场面下的玩笑而已,结果没过几天,忽然接到方老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老九漫画馆”这几个字已写好,而且是横竖各题了一幅,请我拿去自己选吧!真是幸福来得太快,让我感激得话不知从何说起。
2008年,是北京的奥运年。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5月6日上午,《狂欢的奥运·老九集邮幽默画展》在北京报国寺开幕。主办方为90岁的方老准备了一把椅子,开幕式上,方老不坐,我说:“方老,您看看,参加开幕式的各位,哪个不是您孩子的岁数,您坐着,理所应当。”在主办方的一再劝解下,方老才勉强坐下。我致辞时,方成老先生带头为我喝彩,可以看出老人家对我们漫画晚辈们有所成绩的欢欣。
2009年6月,我筹办的中国戏曲学院第一届和谐学风漫画展开幕,年逾九旬的漫画大师方成忍着痛风的煎熬、拄着拐杖莅临开幕式。方成先生看着大学生们创作的漫画,思绪让他又回到了三十年代的大学时光。他说:“我就是在大学时代开始创作漫画的,那时负责壁报上的‘漫画’专栏……”老人家看到这些青春四溢的大学生,看到这些动画专业画漫画的接班人,无比的欣喜。今年学院将举办第十届大学生漫画展,想来没有方老等漫画前辈的热心支持,大学生漫画这棵小苗也不会茁壮成长。
2013年,我申报了《漫画大师方成艺术年谱点评》科研项目,申报书中提到:方成先生已近百岁,是目前我国唯一健在的漫画大师,可谓中国动漫界的活化石,对他的漫画艺术和人生的整理,就是对中国动漫史的梳理。12月,我来到了方成先生的老家——广东省中山县左埗村进行调研。那天下着雨,我站在方成旧居湿漉漉的后院,不禁心潮澎湃,拨通了方成先生的电话,当他得知我在他的老家时,非常惊喜。我问方老:“您喜欢吃些什么家乡的东西?我给您带回去。”方老回答:“真想啊!可惜吃不动了!”
因为有了这个项目的基础,所以在结项时,我来到了方老的家,向老人家汇报了写作情况,并提出把这个项目延展成一本书,老人很高兴。于是我就开始继续写作。去年,出版界的一位朋友得知我在写有关方成先生的书,于是向我约稿《百年方成》,从方成漫画到方老百年艺术人生作梳理与点评,为当今喜爱动漫的青少年提供艺术和人生的启迪,同时为方老百岁献礼。就在昨天,出版社传来《百年方成》封面,我很高兴。谁知不到一天时间,突然传来方老去世的噩耗,心中好不纠结,如果早几天出版,就可以送到老人家面前……
如今,方成先生走了,人间少了许多笑声,但在天堂传来了欢声笑语,中国漫画界的“三老”凑齐了,华君武、丁聪、方成又可以在一起亦庄亦谐地聊起漫画,说起人间无尽的笑话了……
2018年8月22日
(作者为著名漫画家、学者,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喜剧美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国家动漫项目评委)
方成,没有走远
◎郑荣来
刚刚,听说方老走了。我很吃惊,也感到很意外。他分明还在我们身边,他没有走远。
6月10日,是他的百岁生日,刚过了没多少日子。那天,他儿子孙继红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说,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三位数年龄的生日”,当是很值得庆贺的日子。没到百岁之时,他多次在自己的画作后面落款“百岁老人”,可见他对百岁的期待。这天真的到来,我们都为他高兴。
我们与他接触很多,有十多个年头,我们曾经同在社内的金台园,天天一起晨练,一起聊天,一起说笑话。我们天天读方成,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幽默性格,我们都熟得掉渣。近看方成,一脸善相,爱调侃,喜幽默,锋芒不露。前些年,我们晨练时,常与方成面对面。我们的闲聊,总是无章无序。每天和方成相处,每天看他读他。他的闲谈话语,零零星星,他的行为情状,点点滴滴,展现于我们面前的,不像身居画坛高位的“大师”,不像非高价请不动的名流,而更像脚下毫无台阶的一介平民,天天与凡辈为伍,给人的感觉,他不在云端,也不在殿堂。他的言行做派,均属平常,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少晨练之友,都毫无顾虑地直呼其名:方成!
忽然说他走了,我们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他的上述一切,都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印象中,没有远去。
方成一生,以他的作品,接近人民,接近社会。他走了,人民不会忘记他,社会不会忘记他。方成的作品对社会产生了近半个世纪的影响。他的眼睛盯着社会,他的画笔描绘着各色人生。新时期的公害和旧社会的沉渣,也都在他的笔下。他的画没有风花雪月的吟唱,只有对不良社会风气的鞭挞。社会上存在的陋习,他用简约的笔墨把它再现得活灵活现,讽刺得入木三分。一幅《武大郎开店》,塑造了一个永恒的典型——容不得比自己高、比自己强的人。眼光的犀利、批判的深刻,突现了方成思想的深度。
方成讽刺的对象,均为当今之时弊。诸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跑官要官、奢侈浪费、崇洋媚外、吹牛拍马、钱权交易、弄虚作假等。这些官场现象,是他着力讽刺的目标。如《官商》《一主十仆》《装腔》《老好人》《官样文章》《公费旅游》《一人得道》等,分别对官场的种种弊病,予以辛辣的挞伐。画笔无情,如刀如枪;画者如医,病者足戒。还有一些不良习气,大量存在于普通人身上,方成亦操刀治疗。如《关系户》讽刺走后门,《六个和尚抬水吃》批评人浮于事、彼此推诿现象,这都是沿袭已久的社会劣根性。画家鞭挞之,为的是要引起对这种社会病的疗救。方成没有远去,他的作品的针对性也没有远去,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性。
近十多年,他经历着转型,由画家到作家。他用杂文和随笔的笔法,写出了10多本关于幽默艺术的理论著作,成功地走向了文学。近些年来,他依旧在这条路上执著地走着,不断出版有关幽默等理论和自己人生的杂文,而漫画却极少涉足了。写杂文随笔,成了他晚年的挚爱。他给许多报刊开过专栏,按时交稿,成了名副其实的专栏作家。
方成90岁以后,常写大字书法,以此诠释人生。他的画风犀利,批判尖锐,为人却是大度。他的品性如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他没在官场上与别人争抢过。他与世无争,却又能容纳他人。“百忍成金”,是他的信条。遇到矛盾,他不与冲突,宁躲不碰。他的漫画批判现实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分明是很政治的表现,却被人批评“不关心政治”,他受了委屈,却不与人分辩。他的人生之道,真是上善若水。
“放下便是”“知足常乐”,是方成此刻的心态。年及98岁,方老署名,常以“百岁方成”落款。他真的“放下”了许多,如个人的积怨,“文革”的遭遇,举家的下放,爱妻的早逝……曾有的种种不快,都当做如烟吹去。他说:“人活着实在不容易。我经过多年战乱,跑警报,逃亡,再加上几十年来回的折腾,孩子们的妈没顶住,先走了!我居然活到90多岁,应该说是很了不起的幸运。所以我总觉幸福,就乐乐呵呵地接着活下去。”正是这种心态,我们常常看到,他心无愁事,脸无愁容。他耳朵有点背,听力不佳,本是一件憾事,但他不以为然:“好啊,我好话听不到,坏话也听不见。”
“平淡天真”,是方成晚年的性格表现。他的物质生活简单平淡,不喜欢上饭馆,最乐在家里喝稀粥,咸菜咸鱼是美味。现在咸鱼吃不动了,就更简单了,真是清心寡欲。方成养生有道,道在心,也在口。几年前,他多了一个晨练项目——喂蚂蚁。他一边做操,一边低头注视脚下,看到地砖缝里有蚂蚁出来,便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塑料小瓶,倒出一把小米,顺着地砖缝均匀地撒下,供小蚂蚁吃食。然后弯腰弓背,仔细观看蚂蚁们的动作,极其专注和投入。“它们自己不吃,是往家里扛。”方成说。“你干吗天天喂它?”“嘿,蚂蚁不自私呀!”方成升华了蚂蚁的行为,认为那是一种集体主义。
他有两幅竖写的斗方,也很能表达方老的情怀。一幅叫“舍得”,左侧有“多舍多得,少舍少得,不舍不得”12个小字。这也是他的人生守则,一个富有哲理的箴言。他的一生,有所追求,也有所放弃。1949年9月底,他和多位朋友一起,从香港来到北京,准备为建设新中国出力。年轻人好玩,到北京后大都想先玩几天,没有去单位报到。方成却在国庆前先行报到上班了。后来有规定,离退休的时间界限是十月一日,他无意中获得离休待遇。在“舍”与“得”之间,他的出发点不在于“得”。他追求的是艺术,舍弃的是官位和其他。他看重的是前者,看淡的是后者。他的艺术成就很大,他的官运却完全没有,连行政小组长都没当过。另一幅斗方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他是很内向的人,喜欢安静作画,安静做学问,不喜喧嚣和喧闹。他脾气很好,不与人争执。他生活俭朴,不尚奢华,衣着朴素,不求阔气。夏天在金台园晨练,经常穿着背心,有时还光膀子。
方成没有专门学过书法,也没有临过什么帖。他写书法,只是信笔写来,随心所欲。没有定规定法,风格也常变。漫画作品上的简短题款,或讽刺小诗,常是画作的点睛之笔,给画作锦上添花。没见他写过中堂、条幅和长卷之类。他的大字书法,却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他一生以诗言志,如今又以书法述怀,诠释自己的人生,给我们以多侧面的个性展现。
2016年国庆,我去看望方成,欣逢他的《方成全集》出版。该书出齐共有18集,这是他成就的总结,也是他人生的圆满。“立德立言”,他完成了终身的追求。他已拿到漫画卷第1—5集,送给我一套,都是精装本。他一如既往,照例亲笔题款:“荣来兄正 方成2016.国庆”。他比我大20岁,客气如此,谦恭风格可见。品味方成书法,我又一次看到,一个多彩的人生。
2018年8月22日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散文作家)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