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四川清音传人 唱响“开学第一课”
76岁清音传人 唱响“开学第一课”
随着檀板和竹筷击打竹节鼓的声音清脆响起,一曲韵味十足的四川清音在成都7中汇源校区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唱开了,“夫妻肺片川北凉粉,海椒花椒葱蒜香,辣分儿辣分儿又辣分儿。姑娘们还在喊,喊啥子?熟油辣子多放多放!”76岁的四川清音传承人龚素清和该校初一学生邓芸杉一开嗓就震惊了操场上的所有师生。“没想到成都话唱清音居然这么好听。”邓芸杉的同学们现场纷纷给她加油点赞。
邓芸杉的身旁是一头银发的老师龚素清,她笔直的身板站在舞台中央,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举手蹙眉间一曲《赶花会》把成都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去赏花的情景唱得是淋漓尽致,台下大概早忘记了她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了。
|艺术特色|
演唱形式
最初多由女演员一人在茶馆书场表演,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近年来又开唱长篇曲目如《白莲女杰》,在演唱中嵌入表白,韵文、散文交错演唱。
四川清音分为上河派、下河派。成都的“省调”为上河派,其唱腔轻盈,细腻圆润,在运腔中有一种风格独具、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哈哈腔”。四川清音的演唱形式过去都以女演员为主,男演员为辅,坐唱而不表演,演唱者自己弹奏乐器。一般是三至五人一班,旧称“海湖班”。四川清音的曲目丰富,清末时约在400个以上,近年搜集到约200个曲本,内容大部分是幽怨思怀之曲,也有不少是应景词曲或咏唱传奇、小说中的人物故事。
1四川清音
上世纪30年代﹃流行歌曲﹄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是四川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以后遂以清音命名。
四川清音,历史渊源上溯至宋元明年间,源自塞北江南的杂曲、调腔和小曲、戏腔,与本土的巴渝蜀川的徒歌俚调交融衍生,有了清音早期词句及曲调的基本形态。
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19世纪末,清朝晚期,重庆开埠,自长江中下游入渝进川的商船歌伎,演唱小曲时调。文商官家等人打词编曲,唱小曲、唱月琴的曲艺形式渐次成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川清音几乎是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发展到后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每次重庆举行文艺演出,清音都是主打曲目,半年演出高达500多场。
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申报的“四川清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贫寒出身
龚素清14岁学习清音
龚素清婆婆是如何进入清音这个行当的呢?
舞台上颇有大家风范的龚素清唱了一辈子的四川清音,是土生土长的成都妹儿。小时候家境贫穷,她靠着跟母亲“担尿水”为生,瘦小的她还要四处捡“炭花”来贴补家用。1957年,14岁的她帮母亲“担尿水”时,不幸从船上摔了下来。母亲不愿她再受这份罪,催她尽快找个工作。当年,四川著名清音表演艺术家李月秋从莫斯科捧回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金质奖章,四川清音迎来了一个难得的黄金时代。一时间成都大街小巷唱清音,茶楼旅店客盈门,喜欢清音和学唱清音的人遍布各地。从没有接触过音乐的龚素清居然靠自己的聪慧天资顺利考入了“成都市第二实验书场”(东城区曲艺团前身)学习清音。
一个女娃娃有“担尿水”的勇气和韧劲,学起清音来更是努力。学校在杜甫草堂边上,每天早晨5点,身形瘦小的龚素清就抱着琵琶来到草堂的荷花池畔练习轮指。等她弹了一个多小时,其他同学才陆续来这里练琴。那时学艺全凭老师口传心授,一出戏几天就要学完,学完一个月就要上台亮相。“有声有色,有板有眼”是老师当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龚素清白天跟着老师学,晚上还要一个人记词、练习动作,第二天清晨一觉醒来还要在脑海中过一遍前一天背的新词。有时老师教的新词实在是太多,原本认字不多的她经常是靠死记硬背来囫囵吞枣,即便是这样还是常常会搞错出洋相。有一次她在台上表演“数麻雀”,一只,两只,三只……多数几只就完全把自己给搞蒙了,最后都不知道数到好多只了,急得台下的老师直跺脚……
3后世传承
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学习它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唱清音的龚素清见证了整个行业的演变,当年清音在四川很有市场,观众们特别爱看,常常是一天要演两三场。
和众多非遗一样,四川清音也在时间的洗涤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尴尬。如今,在孕育了清音的巴蜀大地上,拿得出手的清音演员屈指可数,演出次数也越来越少。电视上偶尔还可见清音露脸,但那些韵味与风情,却早已淹没在电脑合成的伴奏带、花哨的伴舞与服饰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台灯光之中。
看着现在会唱的人越来越少了,龚素清很是着急,一有时间就去学校和社区义务传唱这种用资格成都方言演唱的艺术。“我唱了一辈子清音,装了一肚子清音,也爱了一辈子清音。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教!”龚素清希望通过自己的传承,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它、学习它、懂得欣赏它的美。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