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针万线一缕丝—蜀绣传统针法绣片展”在四川成都启幕
中新网成都9月21日电 (岳依桐)“千针万线一缕丝—蜀绣传统针法绣片展”21日晚在成都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收集整理了蜀绣不同流派的代表性传统针法43种以及26种蜀绣独有的衣锦纹针,观众将领略到蜀绣精妙技法的奥秘。
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曾经在《蜀都赋》中用“锦布绣望,芒芒兮无幅”来描述当时蜀地织锦刺绣业的繁华盛景。蜀绣的传承自此从未中断,并逐渐形成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浑厚圆润的独特风格,以明丽清晰的色彩,精湛细腻的针法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作为四川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蜀绣早已为国人所熟知。但作为最古老的绣种之一,蜀绣针法的精密机巧却复杂得难以想象,虽享有“穷工极巧”的盛誉,但人们却不知究竟好在哪里、难在何处。
为此,本次展览特地邀请15位蜀绣代表性传承人,为展览量身定制了数十幅针法绣片,蜀绣最为独特的“衣锦纹针”也华丽亮相。这种古老针法通过刺绣模仿织锦纹样和纱线肌理,主要用于人物服饰等装饰图案,本次展出的26幅绣片,更是“衣锦纹针”在蜀地首次系统性地集中展示。
蜀绣大师彭世平的绣品《文君熊猫》是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文君熊猫》是三异绣的开山之作。所谓三异绣,即异形、异色、异法,在一张绣布的两面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针法绣不同图案,难度巨大。这幅工笔风格的作品,一面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为卓文君弹琴的场景,一面是一对憨态可掬的熊猫在玩耍。作品细腻至极,连人物指甲血色都具有浓淡变化,十分逼真。而文君的锦裙鲜艳生动,正是“衣锦纹针”的灵活运用,通过刺绣创造出真实锦缎的逼真效果。背面的熊猫采用了蜀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丝毛针”技法。丝毛针是由彭世平的父亲——新中国第一位蜀绣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彭永兴发明,弥补了之前蜀绣熊猫毛色只光洁不蓬松的遗憾,一举让熊猫的毛层次分明、鲜活真实起来。
成都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博物馆特地邀请了8位蜀绣代表性传承人为观众深入解读蜀绣。市民们还可以现场学习如何配色、如何分线、如何扎针,亲手体验蜀绣的“美”与“巧”。(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