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唱出文化大天地——河南新郑戏曲进乡村见闻

2018年10月17日 08:30:00来源:新华网

  送戏、种戏和养戏 唱出文化大天地——河南新郑戏曲进乡村见闻

  新华社郑州10月16日电 题:送戏、种戏和养戏 唱出文化大天地——河南新郑戏曲进乡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浩然

  “新郑是‘戏窝’,老百姓爱听戏、爱唱戏,市豫剧团上世纪就出名了,他们出演的《包公误》还被拍成电影了。”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宪立说,为了满足老百姓的需要,把文化传承下去,新郑在送戏、种戏和养戏。

  隶属于河南省会郑州的新郑市,历史悠久,文化丰厚。近年来,新郑施行的“戏曲进乡村·欢乐进万家”文化惠民工程,让百姓得到实惠,让戏剧院团得以生存和发展,让戏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送戏下乡:小戏台唱出大天地

  在新郑市和庄镇老庄刘村的戏台上,56岁的刘桂霞唱起了她最拿手的《穆桂英挂帅》,她既是老庄刘村村剧团的团长,同时也是2100多人的老庄刘村的党支部书记。

  “团里最年轻的37岁,最大的64岁。”刘桂霞说,“从2013年开始就在村东边路灯下唱,从10来个人唱到30多人。”

  刘桂霞提到的最年轻的团员,是唱闺门旦的李新英,她最拿手的“段儿戏”有《秦雪梅吊孝》《大祭桩》等。2017年,李新英参加了河南电视台著名戏曲栏目《梨园春》的海选。

  “报了101人,我进了前5名。”李新英正说着,邀请她去演出的手机又响了,“10月17号去新华路街道参加重阳节演出,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唱。”李新英说,“我们常被邀请去附近演出,去过开封的兰考,最远还去过湖北。”

  2016年,在新郑市实施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下,老庄刘村原来的小戏台被扩建为大戏台,村剧团有了专业的舞台、服装、道具和音响。“你只要一开演,就有不少人看。”在村剧团里女扮男装的陈芝兰说。

  “除了新郑市豫剧团来送戏,还有民间剧团和戏迷们来唱。”新郑市梨河镇刘吉安楼村支部委员贾建民说,“隔壁市的村民都来听戏了,说是没俺这儿演出多。”

  种戏在乡:戏曲骨干“结对传授”

  “我从小就喜欢戏,但唱不好。从2017年开始,新郑市豫剧团经常带专业演员来给我们指导,从唱腔到动作。”刘桂霞说,“我唱‘上呀上写着,浑呀浑天侯穆氏桂英’时,‘侯’这个字我老带儿化音,曹敏一下就给我指出来了。”

  “她们都叫我曹敏,叫习惯了。”新郑市豫剧团团长曹会敏说,“跟村剧团结对子两年多了,都很熟。”

  说起新郑市豫剧团的“送戏”和“种戏”,曹会敏娓娓道来:“我们团有80多人,大概从2002年开始参加‘百场演出,送戏下乡’,2016年开始结对子,2017年开始进校园,培育戏曲种子。”

  在梨河镇新蛮子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副镇长高毅翠介绍,“服务中心有多功能培训室,市豫剧团在这儿给戏迷培训。”梨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张莹说,老百姓总在问,“啥时候再来啊”,都盼着老师们来上课。

  戏曲在乡村传播,有对经典的坚守,也有点滴的创新,戏曲广场舞就是其中一种。

  “快点儿,美女们,跳舞啦!”新郑市梨河镇学田村村民王平在微信群里喊。王平是村里舞蹈队的副队长,以前不喜欢戏曲,就喜欢跳广场舞。

  参加了新郑市组织的培训后,王平把学来的本事传授给舞蹈队,把戏曲和广场舞结合,跳起了戏曲广场舞版的京剧《卖水》、豫剧《花木兰》和黄梅戏《女驸马》。

  养戏为民:政府掏腰包让百姓增强“获得感”

  “新郑人就爱戏,上世纪50年代就有村办剧团。但戏曲这块儿人才流失也严重。怎么办?购买演出,搞擂台赛。”新郑市文化馆馆长王成铮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赞助,新郑从2012年就开始组织村、镇、市三级戏迷擂台赛,唱豫剧、曲剧、越调的都有,主要是豫剧,我还当过评委呢!”

  据了解,新郑市2002年就出台“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惠民政策。仅2015年以来,新郑市总计投入演出经费900余万元,购买各级剧团演出2114场,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每年看2场戏的目标。

  “村民越来越热情,刚开始让1个村派出1个人来打擂,今年派3个。”王成铮说,“15个乡镇,15人入围决赛,评出个一二三等奖,都很积极。”

  据统计,新郑市已经连续12年在炎黄广场组织举办综艺晚会或戏迷擂台赛,每年演出50余场次,数千名爱好者登台献艺,每年受益观众30余万人次,“百姓大舞台”戏迷擂台赛已经成为新郑戏曲进乡村的一大特色。

  看戏多了,人心变了。通过走村串户可以了解到,戏曲满足的不仅是老百姓的爱好,还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乡村的风气。

  “听戏唱戏,哪还有时间论家长里短,村民打麻将少了,惹是生非少了,乡风文明了,环境也好了。”刘桂霞说起了身边的案例,“以前村里有妯娌见面都不搭腔,后来参加剧团时一块儿排练演出,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