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读经典 就等于“阅读降级”?

2018年10月26日 08:43:00来源:科技日报

  不读经典 就等于“阅读降级”?

  玉渊杂谭

  一部经典文学著作《遮蔽的天空》近日在国内意外走红,有人以此为理据来反驳所谓的“阅读降级说”——“20年前的孩子读余华、苏童,10年前的孩子读韩寒、郭敬明,现在的孩子压根就不读书。”这一说法确实能反映一定的阅读流行趋势,但还不足以得出“降级”的结论。而偶然蹿红一两部文学经典,也并不意味着大众阅读口味会发生质的攀升。

  且看这部《遮蔽的天空》,通过“二战”结束后3个美国知识分子前往撒哈拉旅行途中发生的故事,探究了现代人的情感疏离和存在危机。或许正如出版方分析的,比起上一代人,我们更容易陷入沮丧,感到迷茫,对急剧变化的世界无所适从,这本书恰好与当下读者的精神状态非常贴合。也就是说,《遮蔽的天空》之所以能广为传播,是其正好在大众文化中找到了共鸣,而非大众主动要向经典靠拢。

  个人以为,读不读经典与阅读升级降级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不论何时,经典始终是小众的,是少数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爱好,它与大众流行文化天然对立。况且,经典也不是生来就是经典,比如今天明清世情小说被我们奉为经典,但在当时看来,这些作品何尝不是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的不入流的民间消遣。

  文学作品的魅力,当世往往难有全面客观的评价。很可能将来有一天,今日鄙视链底端的网络文学也有了折射一时之社会样态、展一时之风气的文化价值,从而成了经典;但可以预见,到时候大众文化一定走得更远,依然难与经典有多少交集。如是,在这样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下,所谓“阅读降级说”,其实并没有成立的逻辑。

  当然,受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影响,这20年来,我们阅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纸上到数字端,从长篇大论到短平快,从大众流行到亚文化……这并非阅读的降级,而是在走向多元。尽管这一过程令阅读日趋碎片化,但无论是通勤路上碎片化的口水文,还是闲暇之余读一本轻快的小册子,又或者心血来潮品读一部经典,不都是一剂现代都市生活的调味料吗?而阅读最朴素的意义,大抵如此吧。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