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幻大神不是神

2018年11月07日 11:01:00来源:重庆晨报

  科幻大神不是神

  ○十年来好多人都在“寻找刘慈欣”,这次他来了重庆 ○穿着格子衫,挎个帆布包,聊起宇宙、外星人和延长寿命 ○脑洞归于故事,现实中他关心老家电厂关闭多过于得奖

  没有人知道那个自称粉丝发帖的楼主,最后有没有去阳泉找到刘慈欣:2008年12月,百度贴吧“阳泉吧”里出现了一个一句话帖子《谁知道刘慈欣住在哪?》。 彼时,神作《三体》才刚刚出到第二部。鲜有人理解发帖人想见偶像的“热切”。 很快,“找刘慈欣”在过去十年间成了一股飞速增长的潮流——“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全球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首位中国得主”等光环,令粉丝找他,签名合影,甚至谋求沾光合作;令媒体找他,对话、专访,展望中国科幻之未来;令影视公司找他,买版权、给职位……喧嚣之下,我们也趁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在重庆颁奖之机,找到了刘慈欣。 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 他是偶像 所有人都在找刘慈欣 “不好意思,我去不了。”接触过刘慈欣的人应该心里有数,这应该是2015年8月获颁全球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后,他说的频次最高的一句话。不过,今年已第九届颁奖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他就几乎从未拒绝过。 “每个得奖的孩子都想要他颁奖,他累到汗流浃背,也没有拒绝过。”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董仁威始终记得这一幕。董仁威说,“大刘”乐于见到新生力量的不断崛起、成长。 从11月2日晚上落地重庆,到4日一早离开,刘慈欣本次重庆行滞留不到40小时。他的忙碌几乎从一抵达酒店就开始了:2日晚,6家重庆本土媒体的专访排起了长队。 3日活动当天,找他的人又变成粉丝、科幻迷。他们一直追到会场外自助餐厅门口,抱着《三体》想等他吃完饭出来。 吃饭时刘慈欣选了一张一侧靠墙、不太显眼的桌子。但很快,同在此用餐的其他参会人士和工作人员发现了他,刘慈欣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筷子,逐一满足大家的签名要求。 更有意思的是3日下午的媒体群访,同行们涉及的话题好似一场大型科幻粉丝见面会,从埃隆·马斯克到阿西莫夫,几乎无所不包。最后,甚至有提问者和刘慈欣聊起量子力学。 他是常人 得奖带来的生活落差不大 全球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得主、阳泉市作协副主席、腾讯移动游戏“想象力架构师”、山西省作协副主席、电影《三体》《混沌之城》监制、中国“火星大使”、IDG资本“首席畅想官”刘慈欣,依然住在阳泉这个小地方。 “说实话,我觉得科幻离我都有一定的距离。”穿着格子衬衫的刘慈欣坐在记者面前,扶了一下眼镜说。 “我并没有变得特别忙,现在的生活和以往区别也不太大。甚至可以说得奖给我生活带来的变化,还不如我们电厂关闭给我生活造成的落差大。” 在重庆的30多个小时里,2日晚刘慈欣接受采访时是标志性的格子衬衫,3日出席颁奖礼时里面换了一件牛仔衬衫、外套一件西装。除了登台,他还随身挎着一个简单的帆布袋。没有助理,有人帮背帆布袋他也会很快接到自己手上。 在现场找他签完名的学生粉丝笑着小声说:“真像我们物理老师。” 他是科技控 人类可能活在一个“假宇宙” 关于3年前的“雨果奖”领奖,粉丝们最津津乐道的是其中的阴差阳错——没去领奖的刘慈欣坐在电脑前,看到颁奖礼上《三体》获奖的消息是由美国航天局宇航员Kjell Lindgren从漂浮在地球之外350万公里的国际空间站里用视频连线宣布的。他事后受访直言:“说(没去现场领奖)不后悔那是假的。” “我是一个科学主义者,科技的绝对拥护者。”刘慈欣说,无论读者、粉丝对自己作品里流露出的种种观点有何不同解读,这点都不会改变。 他在作品《镜子》中描绘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其运算能力强大到可以模拟出不同宇宙创生及其以后的所有事。自然人类所在的宇宙也被模拟了出来,人类社会也因此消亡。有读者觉得,刘慈欣似乎想用笔表达科技高度发达的疑虑。 “‘镜子’只是使用不当。再说我可能有写得比较黑暗的地方,但那不代表我的世界观。我一直坚持,科技发展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它可能会带来的危险、灾难,但人类该做的也应该是勇敢面对,减少灾难的影响,而不是怀疑、阻碍科技发展。”和无数数码控爱折腾手机、电脑相仿,笔下脑洞大开的刘慈欣在日常阅读中,最关注的是世界上真实发生的最新科技研究成果。 “你有没有试想过,和你写的地外文明极其发达相反,宇宙中根本就没有其他文明。”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刘慈欣时,他稍作迟疑后说:“前不久我才看到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有研究说,人类很可能是宇宙中的唯一智慧文明。但我并不认同。” “我的看法是,现在人类觉得已知宇宙很‘安静’,很可能是我们并未掌握和其他超级文明交流的方式而已。”说到这里,刘慈欣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每天无数人用手机、电脑联络,电磁波通讯非常喧闹。但对一只黑猩猩来说,它就完全无法接收、理解,它的世界是完全安静的。同理,也许其他文明的交流方式和我们完全不同,我们才觉得整个宇宙是安静的。但这其实是‘假象’。” 走得还不够远,也是刘慈欣“担心”的一点。“现有技术下我们了解到太阳系最可能有生命的是木卫二,上面有液态的水,但现在人类就连钻探数百米冰层的技术都没有。所以,是否存在外星文明真不好说。” 大咖 档案 刘慈欣 1963年6月生于山西阳泉。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06年5月,他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第一部开始在《科幻世界》上连载,同年凭借该作品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2010年10月《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再度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2011年《三体》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被誉为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019年,由刘慈欣作品改编的两部电影《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将相继上映。 他有点俗 最期待科技带来“寿命延长” 粉丝们爱叫刘慈欣“大刘”,多少是取接近“大神”之意。可现实中的刘慈欣,明显更世俗一些。 “我的想法可能有点俗。”记者问他最期待哪种科技突破给人类带来改变时,他脱口而出的是这句话。 “我最想看到的技术成果当然是延长人类寿命。因为没有人比科幻作家更想看到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活得更长意味着可以到更远的未来。这就像那个经典的故事:神问凡人,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时,最好的回答是我希望满足我所有愿望。” 刘慈欣口中“延长寿命”又不同于科幻作品中大热的话题“永生”。 “我觉得延长寿命未来是可以做到的。”在他看来,医学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学上都可能获得突破,“(通过)改变人的基因、人机结合(坏掉的部分用机器代替),把人的寿命延长到500年、1000年我觉得是完全可能的。” 他也耿直 “冷冻人体再复合”是骗人的 刘慈欣坦言,在创作上他依然有非常现实的困惑和无力——包括《三体》在内,似乎成功的科幻大作中都没有外星人到底长什么样的呈现。 “我在《三体》中丝毫没有描写三体人的形象,其他很多经典科幻作品都是类似的处理。”刘慈欣说,他一直认为我们对外星人的描写,就像“维纳斯的手臂,感觉怎么装都不对”。他直言,人类很难用画面来表现超级文明,“像ET,是一个儿童漫画式的外星人,我们很难相信成年人的外星人是那样的。” 在他的印象中,稍显成功的外星人形象是“异形”,但“那种形象是没有太多智慧、根本无法交流的。而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判断外星人是不是有我们理解的智慧”。 脑洞大开终究只能归于书里的故事,很难真正照进现实。 3年前,重庆儿童文学作家杜虹因癌症去世,她和女儿选择了将大脑冷冻,以期未来技术成熟“重生”。这其中还和刘慈欣颇有渊源:不仅杜虹曾是《三体》的编审,冷冻遗体期待重生几乎就是《三体》里云天明复活的翻版。 刘慈欣坦言,即便自己是写出这个情节的人,但也认为“超低温冷冻人体再复活的技术现阶段肯定是骗人的,最多能算是给亲人的一个特殊葬礼”。在他看来,低温“冬眠”反倒现实一点。 众所周知,刘慈欣坦言过自己并不喜欢全球吸粉无数的漫威式科幻,但他也深知“我的作品,乃至中国的科幻文学距离构建起漫威那样的体系、‘世界’还很远”。 末了,“大刘”说:“中国科幻文学的前景我看不清楚。读者规模小,作者群体小,状况并不乐观。但另一方面,我却认为中国科幻影视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极大的繁荣。” 文/本报记者 裘晋奕 图/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裘晋奕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