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者

2018年12月19日 10:54:00来源:法制日报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者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天空被大风“洗”成沁人心脾的蔚蓝。

  低温让空气愈加清冽。

  这样的环境,让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的古建筑群更添几分肃穆。

  12月8日,《法制日报》记者行走在故宫博物院,又分明感受到这座古建筑群在“高冷”中透出的可爱。

  这天,故宫博物院迎来了北京市中小学校的300多名师生。孩子们用各式各样的表演形式表达他们对故宫文化的理解、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单霁翔满脸笑意。与这些孩子在一起,这位63岁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更像一位慈祥的爷爷。

  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得益于故宫博物院这些年举办的各类教育活动。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出各类具有故宫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项目,提供更加深入浅出的文化体验,更加全面、立体地发挥故宫博物院的社会教育功能。”单霁翔告诉记者。

  诚如单霁翔所言,最近几年,故宫博物院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上可谓别出心裁:出搞怪文创、讲搞笑段子,做表情包、玩新科技,每一次动作都颠覆了公众对故宫的既有印象。

  这一切,在自称“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看来,都是策略。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古老的文物开口说话,走进寻常百姓家,与百姓面对面交流,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这一想法,与改革开放40年来,单霁翔所经历的文物保护工作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文物保护法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过程,体现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文物保护领域得到贯彻落实,也体现出文物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不断前进

  “对我个人而言,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四十年。”谈及改革开放,单霁翔颇多感慨。

  1954年出生的单霁翔,在改革开放大幕开启时,还是一名没有读书机会的工人。正如他所总结的,改革开放给他带来了珍贵的学习机会。

  或许是机缘巧合,单霁翔学习、工作旅程中的不少节点,恰好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文物保护法制建设的关键点。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不久,单霁翔获得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开始从事关于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工作。回国以后,在工作的同时继续深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提升”。

  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1982年11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是我国文化事业的第一部法律,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开启了文物工作走向法制的新时期。”单霁翔说。

  巧合刚刚开始。

  2002年8月,单霁翔履新国家文物局局长。同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第二次修订的文物保护法。

  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发布。此时,单霁翔正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

  这些看似巧合的节点,让单霁翔与文物保护工作结缘。对单霁翔来说,不管是学习、研究还是工作,其内容或多或少都与文物保护有关。而他,也对改革开放以来文物保护法制建设的这些节点有着自己的思考。

  就拿文物保护法第二次修订来说,在单霁翔看来,这次修订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使文物保护法律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对于《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简称《通知》)这份文件,单霁翔的评价是:这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对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知》提出,到2015年,要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要使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这一总体目标的确立,为文化遗产法制建设以及事业的发展描绘了一幅鼓舞人心的蓝图,指明了文化遗产保护健康发展的前进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来,文物保护事业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文物保护法制体系正在形成。自文物保护法修订以来,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长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等行政法规。

  从事专门文物保护工作多年的单霁翔,对这些年文物保护法制建设有着深刻的认识:文物保护法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过程,体现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文物保护领域得到贯彻落实,也体现出文物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不断前进。

  “作为推动文物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实践者,我认真把握和执行文物保护法规,努力实践,有步骤、有计划推进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文化遗产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感到振奋和鼓舞。”单霁翔说。

  15年时间里,单霁翔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共提交了240件提案,每一件都是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提案,实现对事业的追求和对信仰的忠诚

  翻看单霁翔的简历不难发现,他的大部分工作都与文物保护相关。

  因此,当记者问起改革开放40年来文物保护工作的变迁时,单霁翔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一个个保护项目、一张张成绩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珍爱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文化遗产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业遗产保护开始启动,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老字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推进,乡土建筑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线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类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实施。

  “如果举点老百姓看得见的例子也有很多。”单霁翔笑着说。

  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开始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圆满完成了事关国计民生的三峡工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以及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文物家底;“南海Ⅰ号”等沉船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文物外事工作亮点不断;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稳步展开,一批国家重点博物馆相继落成,初步形成门类丰富、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

  “喜人的局面远远不止于此。”单霁翔接着说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承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会议、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等重要国际会议;陆续形成《苏州宣言》《西安宣言》《绍兴共识》《北京文件》《城市文化北京宣言》等国际文件,这是第一批在我国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件,表明我国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句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其实,这些喜人局面的出现,也有单霁翔的一份力量——作为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单霁翔,在15年时间里共提交了240件提案。

  “在政协提案中,我集中精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心工作以及面临的重大问题,我苛求自己要绝对执着和专一,每一件都是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提案,实现对事业的追求和对信仰的忠诚。”单霁翔说。

  2005年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单霁翔提交了关于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对“文化遗产日”作出明确规定。

  谈起提交这份提案的初衷,单霁翔说,我国是世界上保存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呼吁设立“文化遗产日”,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2005年,我国文化遗产事业面临着城市化浪潮的巨大挑战和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提案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这是彰显我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促进建立以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制的重要举措。

  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2005年年底,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如今,文化遗产日逐步成为广大民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传承中华文明的共同节日。政府出台政策、投入经费,专家学者普查调研、奔走呼吁,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逐渐高涨,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正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类似这样的提案还有不少:全国文物普查、落实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资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首钢工业遗产保护;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中文物保护工程、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大遗址保护工程;关于国家数字博物馆建设、中国民族博物馆建设、民办博物馆建设;关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当一件件提案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得以落实,单霁翔总会感到十分兴奋,“这是我所能够得到的最高肯定”。

  单霁翔深有感触地说,进入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文化的力量和价值越来越为全社会广泛认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给国家和地区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社会已广泛认识到,维护文化遗产的尊严,就是维护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尊严,就是守护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就是守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文化的传承需要国家主动作为、文化单位积极行动、人民群众广泛实践。”单霁翔说。

  在故宫博物院遭遇“十重门”时,单霁翔临危受命担任院长。他把自己定位为“故宫的看门人”,并承诺“守护一座有尊严的故宫”

  2012年,在故宫遭遇“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瞒报门”等“十重门”时,单霁翔临危受命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当时,故宫博物院管理工作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当组织找单霁翔谈话征求意见时,他只说了三个字——“我愿意”,并下决心“必须要一竿子插到底地把安全工作、为观众服务工作抓到底”。

  单霁翔说:“保障故宫安全、观众安全,做好观众服务工作,始终是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平常说做事要万无一失,在这方面我的体会很深,在安全工作上,一失就万无。”

  保障故宫安全、观众安全,看似平常的一句话,若要实现则不知有多少艰辛。

  最近几年,故宫博物院每年接待观众数量都在千万人次以上,今年将首次突破1700万。与卢浮宫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博物馆相比,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数量均高出一倍以上,给服务质量和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

  怎么办?自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博物院正式实施每天8万人次限流措施,让观众参观极端高峰的情况不复存在,实现了观众有尊严地参观;自2017年“十一”长假起,故宫博物院首次实现网络预售门票达到100%,正式迈入“博物馆全网售票”时代。

  解决了参观压力问题,新的问题又来了。

  不管是对参观者而言,还是就故宫文物保护来说,一直存在两个疑问:故宫里究竟有多少文物?故宫开放空间还能扩大吗?

  如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渐渐清晰:2014年至2016年,故宫博物院开展了“三年文物藏品清理”工作。截至2016年年底,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总数由2010年12月的1807558件,上升至1862690件;故宫古建筑群经过逐步维修保护,开始逐年扩大开放面积,从2014年前的不足50%,拓展至目前的80%。2025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百年院庆,故宫开放空间将达到85%。正在建设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也将进一步扩充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空间。

  单霁翔到故宫博物院上任伊始,就把自己定位为“故宫的看门人”,并承诺“精心地、心无旁骛地把工作做好,守护一座有尊严的故宫”。

  为了实现这一承诺,单霁翔始终如一辆快速行进的“战车”。前不久,一个大项目刚刚被攻克。

  单霁翔说,2018年秋,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正式开工。

  养心殿是清代帝王使用时间最长的勤政燕寝之所。清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共12位帝王,其中有8位皇帝曾经在养心殿居住执政,可以说这里是清代的政治中心。养心殿古建筑工艺精湛,空间灵活多变,历史与地域信息丰富,是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的重中之重。自2015年年底开始,故宫博物院陆续对养心殿做了科学全面的记录,文物撤陈、文物保护修复、古建筑勘察测绘及工匠培训选拨、优质材料汇集等,并专设了33个科研课题,分别对养心殿的文化、藏品和建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维修保护期间,观众不就无法参观养心殿了吗?这个问题也早已被考虑。

  为了弥补观众在养心殿维修保护期间,无法领略其风采的遗憾,故宫博物院先后在首都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持续举办了“走进养心殿”系列文物特展,将“养心殿”送到大江南北;利用AI、VR等多种数字技术,推出“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通过影像记录,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的过程制作了《故宫新事》纪录片。

  在单霁翔看来,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保持文物藏品的健康状态,并能够持续向公众进行展示,才能够实现文化传播、公众教育的职能,进而感染更多公众的心灵。

  单霁翔的这一想法如何实现?

  2016年,故宫博物院建立了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故宫文物医院,对文物藏品进行常态化的保养维修,建立文物的“生命档案”。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修复有悠久的历史,文物修复类别包括书画、金属、钟表、陶瓷、木器、漆器、镶嵌、纺织品等,并拥有“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古书画人工临摹复制技术”“中国青铜器传统修复、复制技术”“古代钟表传统修复技术”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单霁翔说,为了回应广大观众希望了解故宫文物修复理念和技艺,观察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的热切愿望,故宫文物医院在2018年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正式接待观众预约参观,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聆听故宫文物医院志愿者的讲解。

  现在我们说文化遗产、文物包括考古成果的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让它“活”起来,把古人的知识、文化、智慧融入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中

  单霁翔不仅关注文物保护的工作,还关注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

  在他的提案中,有不少都是关于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比如,他建议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纳入全国普法规划,结合实际,强化实施,切实加大面向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普及力度。形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氛围,将文物法制宣传与依法行政相结合、与执法督察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确保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不仅如此,单霁翔还亲力亲为,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015年7月的一天,微信朋友圈被一个H5页面霸屏: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了出来,唱着rap,玩着自拍,用微信、QQ与自己的后宫和大臣联络。

  这一波“神操作”让所有人对故宫的印象大为改观,故宫也第一次搭配上了“萌”这样的形容词。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故宫博物院里默默无闻、年复一年修文物的匠人自此成为“男神”……

  一系列的“萌”操作之后,“故宫淘宝”又成为一股网购清流,文创产品也成为故宫“亲民”的直观体现。

  今年12月10日,故宫新款6色口红在天猫限量首发。11日上午,“故宫淘宝”发布了涵盖口红、眼影、腮红、高光在内的12款彩妆产品。

  在俗称“双十二购物狂欢节”的当日,即12月12日,故宫口红被消费者疯抢。据天猫海外数据,截至12日24时,故宫口红共成交7800多支。

  这不仅直接引发“故宫文创宫斗”的热门话题,也使故宫口红成为网红商品。

  尝试将传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这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绝佳方式。而此时,故宫口红作为一种文化和情感寄托适时出现,每一种颜色的灵感都来自故宫的收藏品,这进一步增强了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就拿最受欢迎的“郎窑红”来说,其灵感就来自中国古代陶瓷瓶。

  故宫接连走红,与单霁翔的努力分不开。他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宣传文物保护工作、传承中华文化。

  “现在我们说文化遗产、文物包括考古成果的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让它‘活’起来,把古人的知识、文化、智慧融入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单霁翔说。

  “故宫博物院一直尝试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和电影片播出之后,我们看到了年轻人对文物的热情;在故宫数字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在‘数字多宝阁’前流露的兴奋表情。2017年年底,《国家宝藏》综艺节目的播出是声势最大的一次,9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悉数到位,都拿出了镇馆之宝,邀请数位明星助阵,演绎了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节目吸引大家打开电视,了解文物背后的中国温度,让更多父母和孩子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本源,使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温度。”单霁翔说,同样的故宫,不一样的解读,近期播出的《上新了·故宫》作为一档文化综艺节目,则是另一种思路、另一种形式。在淡化一般综艺节目强调的娱乐功能的同时,突出了对故宫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普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我总说让文物拥有尊严,如何让它们在外貌、收藏、展览这些物理空间上获得尊严,是我们‘看门人’和‘守护人’的分内事。但是如何让文物在历史、文化、精神上获得尊严,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单霁翔说。

  在单霁翔看来,故宫的事业是永远的事业,无论是文物清理、古建筑修缮、藏品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制度建设,还是安全保卫、观众服务、文化传播、国际合作、科学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在永续不断的发展中,都在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问题,迎接新的挑战。

  记者手记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坊间被称为“隐藏在宫里的超级段子手”。由于他的努力和创新,将近600岁的故宫变成了人人喜爱的“网红”。

  每天早上不到8点,作为故宫博物院的“看门人”,单霁翔就会出现在紫禁城。从神武门向西沿故宫巡查一圈,贯穿着单霁翔自2012年年初上任至今的每个工作日。

  单霁翔说,当朝霞满天的时候,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望着故宫,他心底就漫出一种静静守护故宫的幸福感。

  回头看这段时光,单霁翔情真意切地说:“奋斗是幸福的,也是无怨无悔的。”

  的确,正是单霁翔这样的文物保护工作者竭尽全力地付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才能在40年间取得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才可能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