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景观与园林之争何时休?郭丽文“文化差异论”道破本源

2019年01月12日 08:41:00来源:北国网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加速,世界各国在景观设计领域的交融愈发深入,有力促进了中国现代景观行业的发展。然而,近几年国内景观界却始终存在“景观与园林的区别”之争,园林似乎逐渐被“掩埋”甚至遭到无视,2017年还曾因“教授诋毁园林却申报园林院士职称”的事件引起一场“唇枪舌战”,从此关于景观与园林两者差异的观点“论剑”始终没有停止……

  “景观”与“园林”到底有何不同?面对这一根源性问题,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多数人的看法也存在模糊性,且认为两者概念不太能分得开。不过,深耕中国园林设计事业二十载之久的郭丽文先生在该问题上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景观”与“园林”的本源区别在于中西造园文化的差异。

  “景观设计概念来源于西方,近二三十年流行起来,但‘景观’一词基本上将‘园林’一词盖住了,就像流行歌曲压倒了传统音乐。”

  郭丽文表示,“景观”从概念上来讲,景,就是景物,观,用眼睛来看。所以“景观“一词强调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具体物象,可以指某一棵树,一盏灯,一把椅子,也可以是一道墙,每个小品体现的是设计师的个性,表达单一,某种程度而言属于快餐文化,因此符合快速发展的时代。而“园林”则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园林”则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包含了建筑、园林规划、宗教、哲学、民俗、植物文化、园艺、雕塑艺术、水利等,是集大成的综合性空间艺术,这一点在学术科普中也被强调,世界园林形态就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

  正如郭丽文所言,追溯到中国园林的起源,中国历代造园师始终秉承“消除我相”的设计原则,即为消除设计师的个性,要有统一性、协调性的自然艺术创作。,如明朝末年的造园家计成在其著作的《园冶》中记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对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最高境界的概括,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和诠释。

  郭丽文还从古汉字文化角度分析到,“園”字中间繁体字是袁氏的“袁”,东汉·许慎《说文》意思是穿长衣裳的模样,而“口”为空间,因而“園”即为有着生活气息的空间,或者为人游览观赏的空间。即使简体“园”字中间为“元”,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之作《易经》中的卦辞也记载了“元亨利贞”:元者,天也、道也,代表自然,“林”,代表生命,也代表大自然,所以“园林”一词讲究的是有着自然生命的空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域。

  郭丽文进一步解释,园林设计渗透着丰富多样且悠久的民族文化,空间表达形式就变得多元,这一点和追求个性诉求的景观设计不同。“园林代表一处自然的生命空间,是立体四维的。那么,这个空间的自然景象除了眼睛看到的,也可以由耳朵听到,比如雨打芭蕉声、春蛙秋蝉、莺声燕语之悦耳,还可以是嗅觉感受,如桂馥兰香、暗香疏影、槐香绕堂等,当然也有触觉。,深入其中,让人有所思、有所感,可品、可览、可憩、可观、可游,游不同的空间相连,品每一处小景怡情,观一扇窗、一朵花、一棵树、一道墙,从中感受每个物象所隐含的不同文化,每览一处景点都能触动深层次文化特性的考究,园林在就是处处都体现了自然的生命景象。”  诸如前面所提到的“天人合一”,“天”即为道,即为自然,“人”即为人文,天人合一就是在园林空间设计上,以自然为基础之上,添加人文元素而又高于自然的园林空间艺术;整个园林空间是由无数个小空间最后组合成一个大的空间,都是为了印证“口”字,无数的“口”最后组成一个“品”,因而传统园林的空间因而形成了让大众品味的高品格园林艺术,就如同一个和谐的家庭的组合,是需要和谐的,这是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文化,同时包含了中国万法归一的思想,既符合道家的人与自然秩序,又符合儒家的人与社会秩序,也符合佛家的心与身的秩序。

  另外,郭丽文又从设计师的文化艺术造诣角度趣味生动地对比描述,认为“景观”与“园林”两者设计师的区别就像给了中西厨师每人一只鸡作为食材,然后各显其能,作为快餐文化代表的西方大厨一般会弄成炸鸡腿、炸鸡胸。而交给中国的厨师,则复杂了,这道菜就得分为鲁、粤、桂等八大菜系,工序可以炒、蒸、焖、著等,到头来可以做成分为一万种组合型的菜谱,每一道菜就如传统园林,在符合地域文化的同时还都是得精雕细琢的。

  “很短时间可以培养一个景观设计师,就如培养一位西方厨师,但遵照中国美食文化标准的话,即便他做一辈子饭也不一定是个好厨师。园林设计是一样的道理,景观设计师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造园家,因为一个好的造园家是要用舍弃青春的,还的花大量的时间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自己打磨成一个画家、建筑师、园林规划设计师、植物设计师、哲学家、堪舆师、经济师、诗人、园艺师、民俗家、水利生态设计师等,这样才能成一个真正正在的园林造园家。,可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少有人愿意去投入消耗青春去钻研中国园林。”郭丽文先生就是这样,默默钻研专研并继承了传统造园艺术,在他的设计的中国进士文化园就是这样的,整个园子的规划、建筑、园林植物、水利生态、亭台楼阁的命名等均出自郭丽文先生一人之手,该项目还包含了博物馆、藏书楼、状元阁等建筑群组合的大型古典园林。

  当谈到近几年掀起的“景观与园林”两派人士的争论现象,郭丽文客观表明了两者不同的观点,站在国土领域而言,中国造园艺术源于师徒传承或者是家族传承,留下来的案例很多,但是理论建构偏少;而西方造园方面理论建构多。西方景观设计注重属于实用性,是属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中国造园是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上以人为本,是以物质文明为前提的精神文明建设。

  总体理解上,郭丽文依旧认为“景观与园林”的根源区别就在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重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主张个性张扬与个人价值,中国重在家庭和集体文化,重在牺牲个性,注重自然和谐。

  “中国园林艺术不仅包含了禅文化,还包含了道家文化,更包含了儒家文化,可谓高于一切的自然艺术空间创作,因此,‘中国园林之父’孙筱祥先生才会多次提到,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

  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讲到:“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可谓一言道破中国园林的真正内涵,诗文的博大精深无可厚非,遂中国园林之精髓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家国文化的本源体现。

  附:

  【设计师简介】

  郭丽文,字莫爻,正一派道人,道名静漠。江西吉水人,国内资深园林古建学者、堪舆师、四柱相学者、文化旅游学者、生态学者、画家、盆景艺术家,中国“园林之父”孙筱祥弟子,中国道教协会原副会长、张道陵第65代裔孙张继禹弟子,南昌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园林协会会员,江西吉水县文化建设专家顾问。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