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的端午节 皇帝平民都参与的大型聚会
唐朝人的端午节 皇帝平民都参与的大型Party
赐夏衣
唐代的端午节,祭祀驱邪之意逐渐淡化,欢庆的成分增多。在长安,端午是从皇帝到平民都参与的一场大型Party,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还要互赠各种礼物,比如衣服、香囊、饰品……让更多的美好祝福在日常生活的意趣中充分表达。
朝廷会举行一系列的宫廷活动来庆祝节日。比如,君臣互赠礼物、君臣宴饮以及宫廷娱乐等等。皇帝还在这一天给大臣赐予夏衣、扇子等物,以示恩宠。
最常赏赐之物是夏令的扇子。《唐会要》记载:贞观八年(644年)五月五日,唐太宗御笔亲题“莺”“凤”“蝶”“龙”等字样于扇上,赏赐大臣。《新唐书·礼志》记载:唐天宝年间,常在五月五日奠衣扇于诸陵来祀祖宗。唐代还有赏赐衣带的习俗。《中华古今注》云,唐贞观年间端午节,赐给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
《旧唐书·李元绒传》载,李元绒曾于五月五日受赐紫服金鱼而感到宠幸无比。皇帝除赐宝扇玉带之外,还赏赐百索粽子、罗衣。端午节,是换夏衣的好日子。所赐的衣服用轻薄的细葛为料,还要根据臣子的身材缝制,让他们穿着合身。
杜甫《端午日赐衣》诗中写道:“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他对受赐标有自己名字的夏衣这份“恩荣”感到出乎意外。诗中也描绘了夏衣的轻软高级,细葛含着微风,香罗白如积雪,穿在身上感到十分清凉。
射粉团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置于盘中,再制作纤巧的小角弓,架箭射盘中的粉团,射中者得食之。因为小粉团滑腻而小,颇难射中。这本是宫中游戏,后来传遍长安都城,时人都仿效之,射粉团成了端午节一种风俗。
裹角黍
端午节,大唐君臣之间的礼俗高端大气上档次。民间人士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又有哪些习俗呢?
粽子在唐朝原是一种节令食品,又称角黍。唐朝时,人们制作粽子,主要还是自己食用,不再像之前一样投江祭贤。因此端午节食粽者甚多。在唐代,粽子的形状已经很多,有角粽、菱粽、筒粽、秤砣粽、锥粽等。后来,粽子逐渐由节令食品向饮食市场扩散,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载:“唐岁时节物……五月五日则有百索粽子。”百索粽子就是用五色彩丝扎缚的粽子,虽然唐代始有“百索粽子”之名,但它早在南朝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除传统的“百索粽子”外,唐代端午节还出现了不少新品种的粽子,最著名的是九子粽,因其用彩线将九个粽子扎在一起而得名。
竞龙舟
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竞渡之风尤为鼎盛。龙舟竞渡时,箫管奏鸣古老的祭祀乐章,船夫唱起高亢激越的船歌,乐声、歌声、桨声、水波声合奏出一曲壮阔的交响乐,两岸仕女如云,罗衣成群,银钗映日,观者如堵。
据《古今图书集成》引马令《南唐书》记载:郡县村社每年端午竞渡时,由官府赏给彩缎,两两较其迟速以定胜负,如夺得锦标者,加赏银碗一双,称之为“打标”。悬艾人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古人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称为“艾虎”,古代的妹子们争相佩戴艾叶,以避邪驱瘴。
送裹肚
唐朝的端午节还有送肚兜的习俗。肚兜又称“裹肚”“护肚”,因此这种风俗又称为“送裹肚”。肚兜是用红布制成,剪成椭圆形,上面有绣花图案,肚兜的大小刚好护住孩子的腹部,肚兜上有带子,可以系在孩子的脖子上,左右用带子捆在腰间。因为端午节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了,孩子晚上睡觉戴上肚兜可以避免受凉感冒。人们还特意在肚兜上绣蟾蜍或五毒的图案,用以避邪,驱除毒害。
铸新镜
这是唐朝制镜工匠的一个独特习俗。每年端午节的正午时分,唐朝的制镜工匠就在扬州长江中心的船上铸造铜镜,专门进贡给皇帝,称为“天子镜”。对此,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百炼镜》一诗中写道:“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史手自封。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系彩丝
汉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的丝线,扎成“长命缕”。这五种颜色很有讲究,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系在臂上,可以驱除瘟病、避邪止恶,同时还是一种饰品。
唐代民间端午风俗活动形式也类似前代。像《酉阳杂俎》就记载:“北方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是日又进长命缕,晚装绳结,皆为人像带之。”长命缕是用丝缕结成人形,更有装饰性。五时图则是五毒图之前身,此俗一直影响到现在。五时花则是石榴花,五月正是石榴花吐艳之时。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