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锦绶堂 述说楚东村的过去与现在
百年锦绶堂 述说楚东村的过去与现在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
从长沙出发,往东而行,经长浏高速、浏东公路,便可到达大围山下的楚东村。该村于2013年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长沙最早入选的村落。村域内风景秀丽、历史建筑星罗棋布,也是市区居民郊游踏青的好去处。继开慧村、潭湾村之后,本报记者探访传统村落系列报道的第三站来到此处,寻访楚东村的历史古迹以及其留下的故事。
120岁的锦绶堂 见证真挚不老的爱情
在楚东村中,有一座名为“锦绶堂”的深宅大院,这座建筑修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是典型的清末庄园建筑,算起来已经有超过120年的历史了。
走进锦绶堂,长居城市“鸽子笼”的游客首先会被它的恢弘气势所折服。这座大院占地4000平方米,两层楼房中设有房间100余间,几进院子中拥有大小天井10多个。放在如今,这简直是一座豪华度假酒店的规模。走进堂中,可以见到这座建筑坐北朝南,采光通风都很好,楼体采用砖木混合结构,既结实又古朴。这些房舍由10余个环抱天井的小四合院组成,每个小单元又有廊舍相连,单看小巧精致。前庭、后厅两边有数列对称厢房,每处厢房都有突出高耸的凉亭,顶板装饰着八仙过海、麻姑献寿、唐僧取经等神仙图案的“藻井”。在屋檐下的青砖上,塑有用铜丝为骨架、桐油石灰为内胎、外涂彩漆的“檐画”,“檐画”内容为《三国演义》《杨家将》的戏剧人物故事及24孝人物故事,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特色。
说起锦绶堂的缘起,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忠贞的爱情故事。“这座房子的主人是一名被后人称为涂刘氏的女子,为纪念24岁早亡的夫君涂儒玫(字文绶)建设了‘锦绶堂’。”大围山镇政府工作人员徐和初介绍。据史料记载,1895年,为表彰涂刘氏的贞节,光绪皇帝特别批准涂氏族人为涂刘氏建立贞节牌坊。于是,涂刘氏侄孙涂寿朋开始为祖母修贞节牌坊,同时计划为她修一座大宅院颐养天年,并在房屋建成后,请湖南巡抚陈宝箴题写“操并松筠”的匾额,以表彰其贞节。涂刘氏坚持要把这幢宅子命名为“锦绶堂”,“锦”意味着丈夫被朝廷追授为“五品封典奉政大夫”,够得上穿锦袍、佩绶带的资格,“绶”则取丈夫字“文绶”中的“绶”字,以纪念亡夫。
浏阳文物专家任新民曾对屋内留存的文字进行过研究,认为锦绶堂是浏阳范围内古文字最多的古建筑。锦绶堂的门楣、阶檐、藻井、墙龛等处,在建设之初由匠师仿写了大量古文字,草书、行书、隶书、石鼓文、禹碑文、楷书等中国书法形式都有体现,不仅书写漂亮,而且保存完整。这些仿写的古文字,除了大量商周铭文,还有《西都赋》《通典》内的字句,各朝各代诗人诗作或散文作品的字句,如唐太宗《圣教序》片段,《爱莲说》《滕王阁序》等。
“很多彩绘都是图文相关,颜料是矿石原料,这些艺术才能保存至今。”任新民说,这些历史的文字内涵丰富,在浏阳,锦绶堂古文字是最完整、最多的。
锦绶堂曾是红军后方医院和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
1930年5月,彭德怀带领的红三军团攻克东门,苏维埃革命运动在大围山地区兴起,锦绶堂成为红军后方医院和没收土豪财产保管处。同年8月1日,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随军辗转到东门,进驻锦绶堂,但这次驻扎只有10多天。直到1931年农历二月初,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从平江开赴东门,正式进驻锦绶堂。同时进驻的还有共青团湖南省委、中共湘东特委、省总工会、省反帝大同盟等。
在锦绶堂北院的阁楼上,设有苏维埃政府的油印室,墙上留有油印传单《纪念“三一八”告白军士兵书》。“猛烈扩大红军”“力争社会主义的前途”……这样的标语,在锦绶堂偶尔就能碰上一两句,几经历史的风雨侵蚀,有些已经模糊了。“我们想了个办法,用玻璃罩将这些标语保护起来,这都是当年的原迹,非常珍贵。”浏阳市委党史办工作人员说,革命年代,当地群众为了保护好这些标语免受白军破坏,在省苏维埃机关撤出后,主动用石灰浆或者泥浆把标语覆盖了起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红军来到这里多么受欢迎。”
在锦绶堂一个上楼口的墙面上,印着一张财务公开账单。“这份财务报表是最早的红军账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份账单收入类、开支类都分别罗列。4月份收入是3700块大洋,其中红三军团就给了2000多块,可见,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得到了红三军团的大力支持。另外,账单上还列出了宣传费用,在当时资金紧缺的时候还重视宣传,可见当时苏维埃政府对其思想、理念方面的宣传非常重视。这个财务账单实际上就是财务公开,我们政府现在的财务公开最早出现,其实就在这里。”
新田坳“雷公錾” 是古文化遗址 出土老祖宗的石器
在楚东村新田坳的一个山坡上,还曾发现过一处古文化遗址。说起这个发现,其中也有一段故事。1986年长沙市文化部门组织全市文物普查,大围山的工作人员姜振佩和李微顶着烈日上路了。一开始他们俩并不知道大围山有古文化遗址,发现此处也是偶然。他们去民间收集古玩字画,有一次无意间听到一位老农说,在山里种地见过“雷公錾”。所谓雷公錾,当地人认为是雷公用石斧打妖怪时掉下来的残块。两人的职业敏感很快提醒自己,这可能不是普通的石块,而是文物。
于是,姜振佩让老农带他们上山,没多久他们果然找到了石斧,随后又陆续发现石锛、石箭簇、石刀、陶片等大量文物。而灰坑(相当于现在的垃圾堆)的发现,更让他们确定这是一处古文化遗址。“我们找到的第一块石斧就是在楚东村新田坳的一个山坡上捡到的。”姜振佩表示:“发现这个遗址我们欣喜若狂,一扫多天来在大围山无所收获的阴霾。”
在楚东村发现第一处遗址后,姜振佩与李微对其他地区也展开了地毯式搜索。他们在大围山一线发现了7处古文化遗址,其中东门1处商周文化遗址;白沙2处商周文化遗址、1处龙山文化遗址;中岳3处龙山文化遗址,面积最大的达7500平方米。
龙山文化,泛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为什么会在千里之外的湖南长沙发现呢?
文物专家介绍说,除了大围山,湖南常德等地也有龙山文化遗址被发现,这表明了当时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流域文明的联系。龙山文化流传到此的原因很复杂,估计可能是某些部族为避战祸,从黄河流域迁到这里,将龙山文化传播了过来。
如今桃李花开灿烂 楚东成为水果乐园
大围山下如今也变成了美丽乡村、水果主题乐园。楚东村便是大围山镇的主要水果基地之一,全村分布了几千亩果园。
每到春季,大围山楚东村中上万株桃树和梨树缀成粉红与雪白相间的花潮,铺满了田野,错落于林间,点缀在山脚,裹挟着雨中的层层笑意,向游客眼前奔涌而来。
游客纷至沓来,村中的接待设施也逐渐升级。在楚东村,农家乐、生态饭庄等招牌随处可见。每到赏花季节,村民们忙得是不亦乐乎。当地饭庄经营者郭先生告诉记者:“高峰期一天可以接待十桌八桌的客人,他们吃着我们自己种的绿色蔬菜、尝着正宗的农家柴火饭是赞不绝口。”据了解,部分做得好的农庄凭借提供游客饮食与经营土特产就能获得近十万的年收入,村民们也借此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村中的阳诚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是重要的水果产地,该合作社负责人钟阳生称:“我们的果园超过100亩,主要树种是黄金梨。大围山的黄金梨水分多、口感甜,每年都是畅销品。”
夏日的阳光播撒在这片较平整的坡地上,从树底下新鲜的泥土可以看出来,果树已经施过肥。梨树长势喜人。
要照料这些梨树可不是件轻松的事,经常要留意枝丫的长势,密集的、太长的都得剪掉。施肥量也要拿捏好,施得过多果皮会过厚,所以一定要计算好施肥量和施肥的面积。幸好当地农户已经驾轻就熟了,钟阳生每年凭借这片梨树林能获得近30万元的收入。
桃树也是当地的主要水果,村民廖根明是村里第一批种植桃树的农户,据廖根明介绍,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种植了4亩桃树。
“那时候都是三更半夜起床摘桃子,每天赶最早的班车担着担子去官渡和浏阳城区卖。”廖根明说,由于不易保存、没有固定销售市场等原因,“卖得很吃力”。现在,“我种的30亩桃子几乎不愁销路。”廖根明告诉记者,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合作社推进品种试点,大围山开始统一种植口感更好、更易于保存的脆蜜桃,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优势。同时,随着每年桃花节的举办和“大围山桃”品牌逐渐打响,如今各家的水果基本上都能靠游客消化,村民们坐在家门口就能把桃子卖出去。
楚东村代表文物
跳石桥
在楚东村漾水湾组大溪河河面上,有一处浏阳上东地区类型较为独特的多墩匀布的踏水石桩桥。据考证,该桥原名“东门市矼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由乡绅鲁荣业捐资修建。后经清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历代修葺,保存沿用至今。桥北岸青石碑一副桥联上书:“梳理河川敢对洪峰言砥柱,铺排琴键乐为行客踏笙歌”。 (甲申秋月徐和初撰廖记碑刻刊)
楚东山大屋
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楚东山大屋位于浏阳市大围山镇楚东村楚东山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湘鄂赣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重要纪念地。据考证,旧址是浏东涂姓分别创建于清末的民居建筑。1931年7月5日,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会场设西边建筑西侧横厅内。到会代表200余人,会期10天。
围山书院
围山书院坐落在浏阳市大围山镇东门市,今为大围山镇中心完小和中学。正如歌词中所言,在“岗峦围绕,盘踞四县”的大围山山麓,在东门集镇东隅,左依虎行岭、右傍浏阳河的围山书院秀然而出,在经受100多年的风雨历练后,依然翰墨留香。围山书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占地面积3039平方米,建筑面积1635平方米,由谭嗣同的老师涂启光领衔捐建,为当时浏阳八大书院之一。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