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方寸之间尽显舞蹈之魅

2019年07月21日 08:28:00来源:长沙晚报

  方寸之间尽显舞蹈之魅

  名称:唐长沙窑青釉褐斑贴人物纹瓷壶  时代:唐代   级别:一级  尺寸:高19.6厘米、腹径19厘米、底径14.5厘米  来源:1982年窑址出土  今藏:长沙博物馆

  张海军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兴盛于唐代中晚期,衰落于五代时期。它首创了釉下多彩装饰新工艺,并在装饰上大量引入绘画、书法、诗歌等反映唐代社会面貌的新的艺术元素。而瓷胎装饰工艺的模印贴花则是它除釉下彩之外的又一大特色和亮点,引人注目。

  这款青釉褐斑贴人物纹瓷壶,圆口、短颈、深腹,平底假圈足,肩腹部两侧各有一双轮系,前面有多棱柱短流。流口及双系下方分别饰三块模印贴花,壶嘴下方是一个持剑武士俑,双系下方均是一个舞蹈俑。持剑武士俑左手持剑举于头上,双腿弯曲,身穿紧身衣物。舞蹈俑高鼻深目,穿皮靴,戴花帽,双足呈外八字形踏于圆毯上,右手将环形手鼓举于头上,左手持环形鼓于腰间,呈“球转而行,萦去来回”的动态。

  那么,这种呈“球转而行,萦去来回”的舞蹈是什么舞蹈呢?据史料记载,这是一种来自于西域的舞蹈,名为胡旋舞,跳舞之人有男伎、女伎,最受欢迎的是“胡旋女”,唐朝时,许多胡旋女是作为礼物由当时的俱密国、史国、米国送到唐朝的。在《新唐书》卷二十一中有对胡旋舞的记载:“胡旋舞,舞者立毬(球)上旋转如风。”唐《乐府杂录》“俳优……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毯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毬(球)子上,其妙于此也。”这些都说明了在球上的舞蹈就是胡旋舞。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写有《胡旋女》一诗,诗中对这种舞蹈有如下具体描写:“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有意思的是,胡人安禄山是一位跳胡旋舞的高手。陈寅恪笺白居易《胡旋女》诗云:“安禄山能胡旋舞事,见于史传中。”又复引史传:“(禄山)万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陈寅恪断言白诗“或不尽出于诗才之想象也”。

  长沙窑瓷上除了以胡旋舞作为模印贴花的选材外,还有很多世间美好的事物被纳入到装饰纹样中,比如椰枣树、狮子、孩童执莲以及摩羯等等,这些足以证明模印贴花工艺在长沙窑瓷上的规模化使用。

  既然模印贴花装饰工艺在长沙窑瓷上运用非常广泛,那么这种工艺是从何而来呢?模印贴花装饰的纹饰又为何多来源于域外呢?

  首先,根据考古发掘及文献记载,模印贴花工艺是从西亚传入,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了很多带有模印贴花工艺的器物,如南朝时期有名的青瓷莲花尊以及舞蹈人物壶等。长沙窑瓷上的模印贴花是以凹面的模具印制纹饰泥片,再将泥片粘贴到瓷器上,纹饰便在瓷器上呈凸块状,具有半浮雕的立体效果,这种工艺应与中原的唐三彩有着直接渊源,因为唐三彩中大量使用了贴花的装饰手法,其装饰技法和纹饰题材与长沙窑大同小异,这正好印证了长沙窑是南北陶瓷工艺的融合。

  其次,模印贴花装饰的纹饰多来源于域外,是因为这一类纹饰的瓷器主要用于外销。在国外很多地方发现的长沙窑瓷壶中,就有很多饰有模印贴花。

  模印贴花的出现,成就了瓷器装饰艺术领域的一场革命,使模印贴花成为长沙窑的大宗品种。由于标准化模压成型,既提高了窑工的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了长沙窑的产量。长沙窑模印贴花以它多姿多彩、细腻入微的造型:或人物、或动物、或植物、或铭文,装饰在长沙窑的壶、罐、碗、碟、洗、碾等几乎所有的器物上。这些争奇斗艳、各具形态的模印贴花装饰,是长沙窑将审美与实用完美结合的展现,也是长沙窑先进工艺技术的最好见证。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