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他乡》 :象征一代人精神地图的“女性成长史”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高凯)2016年,作家付秀莹出版长篇小说《陌上》,引起巨大反响,历时三年,这位女作家的《他乡》推出,被评论界认为是一部象征一代人精神地图的“女性成长史”。
付秀莹系《长篇小说选刊》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陌上》《他乡》,小说集《爱情到处流传》《朱颜记》《花好月圆》《锦绣》等多部。曾获首届小说选刊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三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作品被收入多种选刊、选本、年鉴及排行榜,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
付秀莹的小说以巨大的叙事耐心、细腻的文学笔触、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著称。
在《他乡》中,来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凭借自己的天资和勤奋,不断成长前行。从乡村前往省会,又从省会来到首都,她在生活的激流中沉浮辗转,在命运的壁垒面前跌跌撞撞,满怀伤痕。但那道射向自我的隐秘微光,从未停止照耀。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之外,还插入了七个短篇小说。插入部分和主体部分不断对话、对峙、反驳或者争辩,构成一种巨大的内在张力,形成一种多声部的叙事效果。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认为,城市就其本性来讲,一定永远是他乡,而付秀莹以这样一种诗意的、诗性的回顾性语调来写一种城市的遭遇,十分具有艺术价值,这种语调是很有魅惑性的,是一种抒情的奇观。李敬泽指出,中国的小说自五四以来一直处于一种青春爆棚的状态,作家不愿意或者说不会去写如何与世界得体的相处。“《他乡》——在这个意义上——是得体的,是成熟的,它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妥当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与自己相处。”
评论家贺绍俊认为付秀莹在这部作品中是在直接把她的城市经验以及内心展现给读者看,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心灵史”,付秀莹写了一个农村的女孩子进入城市,这其实是一部女性意识非常强的小说。“书中翟小梨的这种精神感受、情感的感受和付秀莹是相通的,所以这种抒情性非常真诚、真实。”
“我觉得付秀莹在这部小说里有意彰显女性写作的优势,比如她以第一人称叙述,这是一种十分感性的女性写作方式。这个文本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我们今天都生活在移民的状态下,而她写的其实就是一种移民视角下的文本。”文学评论家刘琼如是说。她认为,书中书写的文化上、伦理上的巨大差异性是十分具有典型性的,而付秀莹写的城市生活也跟别的作家写的不一样,付秀莹的小说中有巨大的时代背景,从这一点来讲,付秀莹和张爱玲很类似。
付秀莹坦言,在写《他乡》的时候跟《陌上》完全不同,几乎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淌的感觉。在问及“付秀莹到底是不是翟小梨”这个问题时,付秀莹说:“翟小梨也许是我,也许是你,或者是他。书中最后的一封信可以说是翟小梨的一个难以企及、难以实现的梦。不仅仅是翟小梨,不仅仅是我,可能是天下所有人的一个美梦吧。”发布会最后,付秀莹感慨道:“我想在最好的年龄,精力充沛,表达欲望特别强烈的时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幸事。”(完)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