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格尔特·卡明斯基:与中国的友谊最珍贵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题: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格尔特·卡明斯基:与中国的友谊最珍贵
作者 马秀秀
“50多年来,在推动奥中两国交流方面我们做了许多事,还要做更多。”说着一口中文,语速不紧不慢,当年过古稀的奥地利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格尔特·卡明斯基谈起中国,似有说不完的故事。
近日,格尔特·卡明斯基获颁“2019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称号。由于卡明斯基对促进两国关系与文化交流的突出贡献,奥地利也曾授予他“共和国科学艺术一级荣誉”“国际友谊奖”等奖项。
“奖项不算什么,珍贵的是与中国的友谊。”谈及这些荣誉,卡明斯基只是简单地带过。他说,他一直把增进奥中友好看作自己的责任。
卡明斯基与中国的缘分始于1965年。彼时,他通过维也纳大学的中文老师了解到许多关于中国文学、历史方面的知识;1972年,卡明斯基第一次来到中国,被中国老百姓的热情深深感动。
“当时是去河南的红旗渠参访,一位农民请我去他们家吃饭。”卡明斯基介绍,那时物资匮乏,农民家里拿出三个大碗招待他,在每个碗里都放了鸡蛋,“那时候第一次体会到中国老百姓的感情,中国老百姓很好客。”
卡明斯基坦言,奥地利民众以前对中国存在误解与认知偏差,而增进两国友好,自己及奥中友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初,为改善奥对华关系,卡明斯基依托在奥地利政界高层的广泛人脉,邀请中国代表访奥;2003年非典期间,在众多重要团组取消访华计划的情况下,卡明斯基力排众议,如期安排代表团来访。
为增进两国民众间的相互了解,卡明斯基多年来用德语、英语等撰写、编辑出版了80多本图书,在报纸上发表了100多篇专业文章,涉及中国的外交、政治、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其中,他与人合著的《奥中友谊史》长达1400多页,成为研究两国关系300年历史的重要文献。
卡明斯基对中国的文学、民间艺术传统等特别感兴趣,他收藏了皮影戏《三毛流浪记》中的全套人物,每年都在奥地利策划专题展览,向当地民众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在他的推动下,大量中国艺术团体赴奥演出交流,奥地利普通百姓也来华参访。其中,中国赴奥艺术团既包括上海京剧院等知名演出团体,也包括中国农民皮影团等民间艺术团,交流人员既有歌唱家、画家,也有木雕师傅。与此同时,他也借助在中国给学生上课的机会介绍奥地利的国情、文学等。
“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希望让奥地利人民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民了解奥地利。”卡明斯基告诉记者,如今奥地利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有所加深,但他们的工作还待继续。
从1972年至今,卡明斯基已先后访华近80次。他表示,自己对中国的发展印象深刻,这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思想的开放。
“去年奥地利总统带领5个部长来华访问,可见目前奥中关系非常好。”卡明斯基表示将尽己所能,为增进两国友好做出更多努力。(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