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龙:跨年夜在B站收获最多“膝盖”的人
潮人
跨年夜在B站收获最多“膝盖”的人
处在风暴中心时,方锦龙平静极了。2019年12月31日,他只是在家静静地看完了那场晚会。
很多人后来才知道,那场晚会波及的范围远超想象。2020年1月4日,哔哩哔哩(B站)发布关于“2019最美的夜”新年晚会的相关数据。这场并未上星、仅在网络端直播的晚会,在短短4天时间里,有超过4600万人次观看。这个成绩,可与各大地方卫视举办的跨年晚会媲美。在新浪微博,热搜话题#B站跨年#引发了超过9.9万条讨论、2.2亿次阅读。
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他在《韵·界》中,现场切换多种传统民族乐器、外国冷门乐器,和一整个交响乐团“battle”(对决),先后演奏出《十面埋伏》《沧海一声笑》《火影忍者主题曲》《教父主题曲》等风格迥异的音乐。这一节目播出时,弹幕几乎填满屏幕,人们写下“神仙打架”“请收下我的膝盖”“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视频”。
屏幕前面,有入学不久的00后大学新生,有刚入职的90后年轻白领,打开微博,也不难看到80后和70后对这场晚会的赞美。从事演奏42年、头发已白的方锦龙,那天也在家和儿子一起静静欣赏了这台晚会。他的儿子方颂评是B站新人UP主,也参加了晚会表演,在《见·东方》节目中演唱了歌曲《蒹葭》。
尽管节目引发了广泛的反响,方锦龙本人对结果却十分淡然:“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方锦龙看来,他一直都是以一种“玩”的姿态从事国乐演奏与推广事业,也正是因为他没有架子和包袱,不在乎业内的毁誉褒贬,而只想用自己的方法让国乐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他才能无所顾忌地“玩”出这么多花样,为国乐文化圈了不少新粉。
在这件事上,方锦龙戏称自己是一名“勾引”专家:“‘勾引’就是沟通、引导的意思,你得先和年轻人沟通上了,然后才能引导他们去了解。”
出圈
用时下流行的话说,这台晚会“出圈”了。“圈”里,圣诞假期从美国飞回北京的00后留学生屠圣迪,与同为ACG(动画anime、漫画comic、游戏game的合称)文化爱好者的好友,拿着手机在北京五棵松一家喧闹的麻辣香锅店里看了这场晚会;24岁的职场新鲜人韩露,在完成2019年的最后一份工作之后,赶在23点前回到了她的小窝,作为“站龄”长达9年的忠实B站用户,她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看起了心心念念的晚会。
而在“圈”外,生于1970年的资深媒体人、“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看到B站的节目后,立刻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未来是在B站这边啊。”一个13岁孩子的母亲,年届四十的李霞则在朋友圈热传的“B站晚会科普文”里,终于了解了自己的女儿每天捧着手机看的是什么。
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被誉为“神仙打架”的《韵·界》,是引发话题与讨论最多的节目之一。它的引人注目之处,不仅是国乐演奏者用多种冷门乐器与交响、电音现场“battle”的新颖形态,更是其中体现的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融与对话。
在节目的筹划过程里,方锦龙和晚会总导演宫鹏、音乐总监赵兆反复讨论。导演的核心意图,是希望方锦龙能够尽可能地在演奏过程中,展现出他丰富的乐器收藏与演奏本领,满足B站用户“观摩能人、牛人”的喜好。方锦龙在想方设法做到这一点的同时,也把对“有趣”的追求贯彻到了每一个细节里。
因为这个节目涵盖多首曲目,长达11分钟,方锦龙特别担心观众会在演奏半途感到疲惫,丧失兴趣,于是提出了半途假装“打断”演奏,用印度乐器给乐曲添加“咖喱味”的方案。
“我们业内一直都认为,半路打断演奏是演出的大忌,是不得了的事情,但我觉得在这个晚会上就是要这么做,这样才能让观众觉得好玩。”事后,观众的反应证明,方锦龙的判断非常正确,一时间,到处都有人在谈论“咖喱味”和那个奇特的印度乐器。
然而,这场晚会的价值,绝不仅仅在“好玩”“有趣”这个层面上。不论是方锦龙和赵兆的乐团共同演绎的《韵·界》,还是《见·东方》等其他节目,在好玩、吸引人的同时,也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对此,方锦龙说,他希望为民乐做的,就是让民乐变得时尚,让民乐与外界对话。
“时尚是什么?古老的就是时尚的,之前流行露脐装,敦煌壁画里就有露脐装。”方锦龙说,他从不认为传统文化跟流行文化是对立的,更不认为传统文化就该曲高和寡。民乐的生命力来自于从民间吸取的精神养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民乐必须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根植当下,为现在的听众服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唐朝的国乐和宋朝的不一样,宋朝的和明朝的又不一样,你说哪个算是‘传统’?今天国乐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现代人的节奏和品位,我们演奏的国乐,可能100年后也会变成传统,而且时尚很可能是循环往复的。”
“葡萄又小又酸,必须长在架子上,西瓜又大又甜,长在地上没有架子。”这句逗趣的比喻,是方锦龙在艺术道路上坚持“不端架子”的一种另类表达。相比于大多数与他一样被誉为“艺术家”的职业演奏者,方锦龙从不认为国乐、民乐是一件特别严肃、以至于必须得“端着”的事。“我喜欢研究汉字,民乐的乐字也是快乐的乐字,所以民乐其实就是与民同乐。”在他看来,大多数人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能给他们带来欢笑,而今天的年轻人更是这样。
远方
方锦龙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国乐、听国乐。那时候能听的音乐基本上除了国乐,就是八个样板戏。他告诉记者,那时的国乐虽然很有地位,但却显得单调。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文化都进来了,人们又一下子都去追捧西方的音乐,觉得只有西方的音乐好。国乐音乐会在一些地方连10%的剧场份额都不到,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就是要让国乐和西方的音乐对话,在对话里知道自己是谁,知道国乐的‘韵’是道法自然,和西方音乐的‘律’不同,并且让别人也听到我们的声音,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我说国乐,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音乐。国,可以是联合国的国;乐,可以是世界的乐。”方锦龙说。
不仅是方锦龙,B站上的许多普通UP主都抱有类似的想法。从创站开始,B站一直都是一个年轻人交流流行文化,尤其是“二次元”文化的胜地,但最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国潮”也在B站兴起,其中涌现出了不少身兼ACG爱好者与传统文化传播者双重身份的年轻UP主。其中,被许多粉丝昵称为“教主”,仅凭18个古筝翻奏视频就在B站收获了超过5000万粉丝的墨韵,就是典型代表,而在这场跨年晚会上,墨韵也作为音乐区UP主的代表之一,现场进行了古筝演奏。
墨韵的视频之所以能够在同类视频中脱颖而出,赢得B站年轻用户的追捧,主要原因之一是她翻奏的曲目大多并非常见的传统曲目,而是B站流行的ACG音乐。其中既包括了《千本樱》这样由日本虚拟歌姬初音未来原唱的音乐,也包括了中国UP主原创的《权御天下》《九九八十一》等音乐。
对于一些人认为传统民乐就该用原汁原味的传统曲目来表现的看法,墨韵表示:“能够用古筝翻奏和创作不同曲风的音乐,可以带给大家更多新的民乐体验,同时也能深入探索传统乐器在当代音乐中的无限可能。传统曲目奠定了古筝的演奏的基本技法、传统审美和哲学,但是乐器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年轻人需要做的就是在继承先辈硕果的同时,努力将古筝带到更有诗意的远方。”
共鸣
B站让方锦龙这样的资深职业演奏家,和墨韵这样的年轻民乐爱好者,站到了同一片天空之下,尽管他们有着职业与非职业的分别,中间看似还隔着好几道“代沟”。
对方锦龙这样的资深艺术家而言,来到B站,他表示自己不在意身段,愿意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交心交友。而对墨韵这样的年轻UP主而言,来到B站,则能够让她作为一个普通的UP主,实现“每个年轻人都能作为主角发光”的青春理想。
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在这场晚会中,还是这场晚会折射出的青年文化潮流动向里,“主角”都绝不仅仅是这些站在台上、有聚光灯照耀的人而已。一份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的上市公司研报显示,从12月31日到1月3日,B站用户在晚会视频中留下了130万条弹幕,而这些弹幕,本身就是晚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里面凝集的,是千千万万普通年轻人的心情与心声,和他们在网络这个“共振场”中与同伴、同道的共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林诗瑭就是一个对这种“共鸣”深有体会的年轻人。在整场晚会中,她对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主题曲《海德薇变奏曲》情有独钟,这不仅是因为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是一个铁杆“哈迷”,也是因为对古典乐其实并不太“感冒”的她,永远也忘不了小时候家里放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原声碟。“当时都要泪奔了,童年回忆一下子都过来了,真的就是有共鸣。”
当开场节目《欢迎回到艾泽拉斯》中《魔兽世界》的音乐响起,屠圣迪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和初中同学一起玩《魔兽世界》时喜欢喊的“为了联盟”——尽管他今天已经不再是玩家,但重要的并非游戏本身,而是他与同龄人的一份共同回忆。
这场晚会的出现,也让他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感动:那就是曾经不受成年人世界理解与认同的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已经走进了主流的视野,得到了主流的认可,而他们也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追寻自己的爱好,为此,他乐观地确信:“互联网普及之后,我相信大人们也会去了解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以后等我老了,我也依然会关注最新的潮流,互联网会把代沟抹平。”
已经步入社会的韩露,在这件事上的预期稍显保守:“如果是我爸妈那辈儿,一场晚会对他们的影响可能还十分有限。但对80后而言,能增进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理解,这些人在朋友圈看了B站晚会之后表示‘真香’。”不过,话虽如此,韩露还是由衷地为自己喜爱的“小众”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与接受而高兴。“毕竟谁也不想只缩在‘小众’圈子里交流,当然是圈子越大,能找到志同道合好友的概率更高。”
“其实我们喜欢的东西不是小众,只是尚未被发掘的大众而已。”林诗瑭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