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耄耋票友续台北梨园情

2020年01月21日 09:28:00来源:福建日报

  93岁的李毅清穿着整洁的格纹西服,腰板挺直,神色自若,在京胡和鼓点的伴奏声中,开唱折子戏《庄姬公主》。有一阵子没唱戏,他一口气要了四个戏牌,过过戏瘾。

  李毅清唱的是如今非常罕见的男旦。“我11岁的时候,正值抗战,跟随从军的家人在部队里生活,遇到一位很好的京剧师傅,从此迷上了京剧。一开始学老生,结果师傅发现我有‘小嗓’,更合适唱旦角。”他说。

  不论是青少年时代在战火中奔波,还是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来台而后退役去公司上班,李毅清都没有放弃京剧爱好,渐渐成为台北京剧票友圈的知名人物。三十岁出头,他意外获得当时台湾知名老生演员胡少安的赏识,加入海光剧团,合作超过200场戏,轰动一时。

  回顾70年票友生涯,不论梅派的《宇宙锋》、程派的《锁麟囊》、荀派的《尤三姐》,还是张派的《赵氏孤儿》,李毅清都拿手,精熟的剧目超过80部,参与了800多场演出。去年底,他还赴美国洛杉矶演出。

  “对京剧就是着迷,一阵不唱就想。我能健康活到这个岁数,跟唱戏有很大关系。”他说。两三年前,他还保持着每周参加两次票友活动,一次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票友组织,又称“票房”,据李毅清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北有大大小小200多个票房。“爱京剧的人很多,京剧是高雅的娱乐。”他说。

  现在,李毅清经常去的“响宴国剧社”是台北唯一一个每天都开放的票房。坐落在台北老城区的深巷里,为了不叨扰邻里,这个位于居民楼一层、30多平方米的开间白天也门窗紧闭,拉上厚厚的窗帘。

  室内布置乍一看仿佛传统老茶馆,唯一不同的是五颜六色挂满一面墙的塑料小牌,上面印着各种折子戏的戏名。“黄色的是老生,绿色的是青衣,紫红色的是花脸,橙色的是小生,蓝色的是老旦,票友们想唱哪出拿哪个牌子,挂到今日演出的白板上,一目了然。这可是我的小发明。”“响宴国剧社”的主持人徐纯秋颇为得意地说。

  年近七旬的徐纯秋也是票友,开办“响宴国剧社”是希望大家有地方吊嗓子排戏,交流学习。

  2004年“响宴国剧社”成立时,经常参与活动的票友有120多人,目前只剩下60人左右。“这里面最年长的104岁了,80岁以上的居多,70岁上下的不到20个。这些年陆陆续续不少老票友去世,人就越来越少了。”徐纯秋说。

  她还记得最热闹的一天,小屋里坐了66人,有36位票友表演。“最近能来十几个人就算热闹的了。”她说。目前台北每周有固定活动的票房不到20个,成员规模都不大。

  京剧不受年轻人喜爱是一个原因,多数老票友都是年轻时就接触京剧,才把爱好维持至今。“如今年轻人没时间、没精力去学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传统文化。”徐纯秋说。

  李毅清认为,另一个原因是台湾近年来大力扶植歌仔戏等闽南剧种,京剧不受重视,得不到推广。

  “我不再每周来唱戏,倒不是现在年纪大了,是因为没有好的胡琴老师伴奏。”李毅清说,“过去两岸交流热络的时候,经常有大陆的胡琴老师参加票房的活动,最近这几年就很少了,非常遗憾。”

  身为票友,徐纯秋常常去大陆交流。“大陆的京剧票友太幸福了,政府重视支持,有些还提供免费的场地,提供补贴聘请京胡老师,参加活动的费用也低。我们太羡慕了。”她说。

  尽管条件有限,票房环境简朴,唱戏还要自掏腰包,这些忠实的京剧票友仍然非常珍惜“票戏”的机会。当胡琴声起,鼓点敲响,老人们投入地打起节拍,为同伴的演唱鼓掌叫好,以他们的方式在台湾延续梨园传统。 据新华社台北电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