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均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如何多元化发展?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上官云)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全国多家博物馆围绕这个主题,推出多项活动。
从线下免费开放到线上“云观展”,博物馆文化供给方式更加多元,实地探访外,人们有了更多参观选择。此外,“抗疫”主题也一直贯穿其中。
作为文化知识的汇聚之地,融合让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主会场活动全程直播
5月18日,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南京博物院开幕。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此次活动首次尝试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通过5G网络对主会场活动全程直播。
游览博物馆也日益成为人们的“精神刚需”。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介绍,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达5535家,比上年增加181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710家。
另外,全年举办展览2.86万个,教育活动33.46万场,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亿多人次。免费开放博物馆达到4929家,全年接待观众10.22亿人次。
他介绍,“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达到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普惠均等成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显著特征。
贯穿“抗疫”主题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也贯穿了抗疫主题。
3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征集和保存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开展相关见证物的征集保存工作。
当代见证物是博物馆藏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新华社、江苏省人民医院向南京博物院捐赠一批反映聚力助援抗疫的物证资料,并举行向医护人员致敬活动。
海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等也会举办抗“疫”、战“疫”题材的展览。
此外,早在本月15日,山西博物院已启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证物”线上展示,通过实物讲述抗“疫”故事,保存历史记忆。
展览亮点多 “云端”可畅游
此前,疫情期间,全国多家博物馆通过网上展览、直播等方式,多角度为公众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在闭馆时也做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不打烊”。
在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中,依然延续了“线上”加“线下”的思路。例如,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中, “国云展”平台启动上线。
由南京博物院联合8家文博机构举办的“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特展开幕,也作为“国云展”首个直播项目于5月18日启动。
同时,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线上展览、网上直播、在线课堂、文博知识网络竞答等新的互动项目,还围绕今年的主题组织开展流动展览、知识宣讲、文物鉴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夜场、云展览……博物馆的多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活动,在晚上也没有“打烊”。
就在18日当晚,“博物馆奇妙夜”在南京博物院上演:通过现代舞演绎、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活起来”,以一种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吸引了许多观众。
也是在5月18日,夜幕降临后,伴随着悠扬的古典乐,游客流连于苏州博物馆的夜色中,品玩古董名画、感受江南园林的水墨风情。
实际上,一直以来,不管是试水直播、“云展览”,还是“开夜场”,都是博物馆们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发展的尝试。以此带来的新鲜体验,也让许多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
这些丰富的活动,的确提升了观众们的参观热情。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止步于跟风、蜻蜓点水式的尝试,而是要思考如何结合自身特色,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
与时俱进博物馆无法回避的课题。正如《人民日报》一篇文章中所说:在紧跟时代步伐的过程中,博物馆应进一步借助科技发展的无限潜力,让展陈方式变得更丰盈,开启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