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决赛“云端”举行
中新社柏林6月21日电 (记者 彭大伟)20日,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决赛以远程方式在线举行。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夫人郭金秋参赞在致辞中表示,中文可以帮助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中文里常说“百闻不如一见”,诚邀同学们在疫情结束后前往中国,实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中文水平。
担任本届比赛评委团主席的德国知名汉学家、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教授卜松山(Prof.Dr. Karl-Heinz Pohl)致辞时表示,他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学习汉语时,这一选择几乎无助于职业生涯。如今,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担任教授期间,几乎所有毕业生都找到了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卜松山祝愿选手们在比赛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为增进德中两国和两种文化之间的了解作出贡献。
比赛中,来自德国各地的中学生选手们展现了良好的汉语基本功。在演讲环节,来自埃森伯乐中学的艾佳颖(Veronica Artemew)讲述了自己的六次中国之行。
“在没去过中国以前,我对中国有很多偏见。但只要去过一次中国,就会爱上它,欲罢不能!”从湖北到北京,再到成都、云南、上海、南京、大连……一路走来,艾佳颖感慨:“我发现我对中国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了!”
由弗赖堡大学孔院选送的梅林(Merlin Fischer)为准备演讲查阅了大量资料。他借助“茶”字在不同语言中的两种发音,展示了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他说,一百多年前创办的“同济大学”的“同济”二字既是“Deutsch”(德语)在上海话中的谐音,也有德中两国人“同舟共济”的含义,“2020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全球性挑战,也更能体会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同样来自伯乐中学的舒泽宇(Juho Szurawitzki)讲述了他在成都看大熊猫、吃小吃,跟中学合唱团一起去小酒馆快闪歌曲《成都》的经历,“我们合唱团在成都还开了演唱会,这再一次让我觉得学好汉语非常重要”。
选手们还展示了从民族舞蹈到中文流行歌曲,再到武术棍法、钢琴演奏的多种才艺。问答环节则考验了选手们对汉语知识和中国国情及文化的掌握。
最终,舒泽宇夺得本届比赛一等奖。
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决赛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主办、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承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以及SALT Yacht还分别为本届比赛选手赞助了前往山东和海南的文化体验之旅和课程券等奖品。(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