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创搭车端午节还卖体检套餐?文创需创新但别滥用

2020年06月23日 11:23:00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刘冕

  因为疫情,今年端午节,文博单位线下活动锐减,一波借助传统节日的文创“通告”涌现:常规点儿的,卖粽子、香囊和五彩绳;创意点儿的,卖粽子形状耳环;也有硬蹭车的干脆卖粥、卖银耳;甚至还有卖体检礼盒的……文创产品争“奇”斗艳,有叫好,也有吐槽。不少市民表示,文创需要创新,但希望文创开发者能珍重文化家底儿,避免简单蹭热度,更不要“滥用”。

  讲好故事,消费者就买账

  讲故事卖文创,是文博单位的传统做法之一。

  上海博物馆巧用馆藏李叔同篆书《知止》推出绍兴花雕酒。敦煌研究院将耳饰设计成粽子形状,在产品介绍中特意解释:“粽子”周围镶嵌碎钻,代表着中西文化的结晶,而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明珠,中西文化在此交流。

  还有一些文博单位的端午节文创产品,则是用新故事包装老产品,但只要故事讲得好,消费者也买账。

  故宫角楼咖啡推出文创产品,并通过官微讲正史,“乾隆十八年端午节期间,乾隆的御膳桌上一共摆放了1332个粽子”“端午宴,皇帝不仅吃粽子还会喝菖蒲酒”……故事讲到一半儿,话锋一转——“不能饮酒的妃嫔则喝茶佐餐”,随后进入“带货主题”:以雍正十二美人图为元素设计的“十二美人调味茶”,取材《千里江山图》的茶壶、茶杯等老文创亮相……

  工作人员说:“现在角楼咖啡还未恢复营业,所以只能进行一些线上的文创展卖。每一款产品都是精心设计的,有些产品从设计到上市需要一年多时间。”

  记者随机采访了15位市民,有14位表示接受“靠故事推荐文创产品”的做法,严女士说:“文创吸引我的点就在于背后的故事,只要故事讲得合理,又不是胡编乱造的,就可以接受。”

  贴牌卖怪货,差评

  有精心设计的,也有贴牌蹭热度的。

  比如,有商家打着端午节、文博旗号卖起了阿胶糕花胶银耳汤、养生粥等。“这和端午节有关系吗?”“也看不出来这粥和这家博物馆里的文物有什么关系呀?”不少买家留言,“花钱就是买了个看上去有点儿文化的包装”。

  甚至还有借着端午节卖体检套餐的。

  最近,一款“定制万福金安体检礼盒”上线,称是颐和园和某体检机构联手推出的产品。双层礼盒里除了体检卡,还有帆布包、桌垫、书签和笔记本。礼盒介绍中,只有详细的体检项目介绍,也没提礼盒选用的古风图案与颐和园有什么关系,更没说这套产品与“端午节”有何关联。买家留言:“这包装过度了吧”。

  网上一项“各种文创产品,你有啥要吐槽”的讨论,吸引了2829人参与投票,“不走心”获得474票认同。文博爱好者张先生说:“像搭车卖体检套餐就是生拉硬拽的‘贴牌子’,这种不走心,会反噬‘文化’本身的。”

  文创要创新更要尊重文化

  前段时间,国博北京饮食文化中心曾推出“会讲解的棒棒糖”,目前,正计划开发国博版冰棍儿,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文创产品的开发速度被迫放慢,“今年端午我们不能上新了。但是也不能硬去蹭热度。文创也需要有口碑,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积累。”

  一位在文博机构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的工作人员说,目前的文创开发并没有“文化把关人”,而各家单位的情况不同,所以上市的产品水平也参差不齐。文创产品应该尊重文化,应该制定一些更细化的标准,至少为文创产品划个“文化合格线”。

  “现在有些文创产品更注重包装创意,忽视了产品本身和借用的‘文化’是否搭边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郑承军说,文化创意产品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加创意的表现,有新点子固然重要,但文化也要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绝不能“生拉硬扯”,否则不仅消费者不买账,文创产品也失去了文化味儿。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