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这里走出过24位地下党员!“红村”精神历久弥新

2020年07月07日 15:49:00来源:文汇报

  这里走出过24位地下党员!“红村”精神历久弥新

  ■本报记者 张懿 通讯员 李谆谆

  因为在革命年代走出过24位地下党员,松江区叶榭镇堰泾村获得了“红村”美誉。随着红色历史不断被抢救、红色文化不断被传播,最近,堰泾村入选成为“四史”学习教育现场基地。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群众来到这里,将先辈故事化为涵养当代人的精神养分。

  夏日的堰泾村,雨水将草木洗刷得格外青翠,建成不久的 “红色长廊”也显得更加精神。在展示区,一张张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老照片,一段段洋溢着饱满激情的文字,配合现场讲解,让前来参观的党员们,立刻沉浸在 “红村”浓厚的红色氛围中。

  来自相邻村庄的老党员金银龙仔细读了长廊上每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革命年代组织民众奋起反抗的蒋梯云,忍受敌人酷刑也要保护同志的叶定远,被捕后受尽酷刑仍坚持斗争、壮烈牺牲的顾杏生,生活拮据仍嘱咐女儿当掉手表交党费的杨宝余……这桩桩事迹和种种精神,让金银龙和在场的其他党员都被深深打动:“党史是‘四史’学习教育的一部分。堰泾村‘红色长廊’这样位于家门口的红色教育资源,让我们有了更多切身感触。”

  与其他“红色基地”相比, “红村”的一大特点,在于这里既是革命先辈生活的村庄,也是他们曾经战斗的战场。堰泾村乃至叶榭镇,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迹,除了物品、文字,还包括记忆,一些先辈的后人,今天依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堰泾村入选“四史”学习教育现场基地之后,一些先辈后人也成为“客串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自己的体会,这使得“红村”的红色历史更加立体丰满。

  长廊上,写着革命先辈杨宝余的事迹;长廊边,杨宝余的女儿杨明华回忆道:革命年代,家里很苦,但无论多苦,甚至不惜把手表当了,父亲也都会按时交党费。杨明华至今仍记得,自己曾帮父亲代交过党费,这也提醒她:“党员这个身份,在父亲心中有多重的分量。”成年之后的杨明华和弟弟杨明凡,以及其他后人,始终牢记自己是革命者的后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这个身份。”而今,每年重阳节,杨明华和弟弟都会为村里的古稀老人送上一份礼物,作为对父亲革命情操的延续和坚守。

  革命先烈顾杏生之子顾留章告诉记者,1945年父亲被捕牺牲时,自己只有两岁,“我还太小,对父亲没什么印象”。不过,通过有心人对史料的整理和知情人的描述,父亲伟岸的形象在他心中一点点丰满起来。

  如今,牵头从事堰泾村革命史料搜集整理的是上级组织委派的驻村指导员王磊。自从去年夏天驻村之后,王磊就从镇相关部门和村委干部手中接过了这一工作。近一年来,他到处寻访知情人士和先辈后人,翻阅史料,整理成的文字已达十几万。“红色长廊”的主要内容就来自他的整理,而更多文字图片则被制作成幻灯片,在堰泾村村部播放。

  浓厚的红色氛围,深深影响着后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陆强是回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之余,他会不时到“红色长廊”走走,英雄们的事迹让他感触良深:“过去条件这么艰苦,靠着先辈们挺身而出,才让我们能享受到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我们不能不珍惜,不能不努力。”

  村总支书记蒋蕾说,堰泾村的地下党数量约占松江区的1/4,革命史料丰富。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村委会正着手编辑 《红色堰泾》,年内有望出版;村里还将不断探索把红色资源化为旅游教育优势。革命精神生生不息,红色故事依然鲜活。可以预见, “红村”堰泾挖掘红色文化的步伐也将继续不断向前。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