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学者杨原讲述永寿宫的汉妃秘闻

2020年08月04日 08:43:00来源:北京青年报

  历史学者杨原讲述

  永寿宫的汉妃秘闻

  2020年,对北京故宫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紫禁城建成600年,令人神往的是,600岁的故宫中每一处都有着帝后生活的遗迹,至今仍有很多秘密没有被说出。作为国内精通满语的历史学者,北京社科院满学所博士后杨原用大量的清宫档案第一手文献资料,独家解密故宫打卡圣地背后的隐秘故事,替故宫说出它不曾说出的秘密。2020年4月,他的新著《如果故宫会说话》甫一面世,便入围华文好书榜,收获口碑无数。

  7月12日,杨原走进北京青年报“青睐”云课堂直播录制现场,一番紧张调试后,面对镜头的杨原瞬间开启讲课模式,分享了鲜为人知的永寿宫、“汉妃第一人”恪妃,以及清朝关于满汉通婚的历史秘事。一肚子历史知识做底的他旁征博引、有问有答,让会友直呼过瘾,大长知识。

  壹

  永寿宫的第一代主人

  史上唯一官方认证的汉妃

  永寿宫是一座明代汉族宫殿建筑,属于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翊坤宫南面,长春宫东面,是后宫之中离养心殿最近的一个宫。杨原介绍道,永寿宫是紫禁城里比较核心的后妃寝宫,距离养心殿和乾清宫都很近,经过顺治时期的大修,皇帝便将其赐居于嫔妃。后妃怎么侍寝?他记得朱家溍先生当年说过,“每天晚上后妃都集中在养心殿后殿的燕喜堂等着皇帝翻牌子,翻到了谁的牌子,谁就留下,其他人就相当于下班回家了”。

  从地图能够明显地看出,永寿宫的位置非常好,它离后三宫很近,离养心殿也非常近。永寿宫离养心殿有多近?皇帝可以从养心殿北边的“吉祥门”出来,几步就来到永寿宫。杨原告诉大家,永寿宫平常不开放,但有时会举办特展,遇到这样的机会不要错失,比如之前“葡萄牙瓷板画五百年特展”就在永寿宫。人们不禁好奇,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哪位妃子的寝宫?杨原微微一笑,继而揭秘:永寿宫的第一代主人是恪妃,而这位妃子,却是一名民籍汉女。

  清初,清军刚入关,天下未定,为了拉拢中原人士,以建立更牢固的统一战线,清廷开始鼓励旗人与汉人通婚。顺治五年曾下了一道上谕:“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顺治大婚后,为做出表率,招选出身于直隶滦州的民籍汉人吏部左侍郎石申之女入宫,赐居永寿宫,甚至被称为“永寿宫妃”。

  实际上,“恪妃”并不是顺治封的,而是在康熙时被上谥号追封为“恪妃”。杨原指出,“她的发式是汉式,衣服也是汉服。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她肩上披着一个咖啡色的云肩,云肩当时是汉服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恪妃,虽然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有名的事迹,但她的汉妃身份在当时却是足够特殊。《清皇室四谱》中有记载:恪妃石氏,礼部左侍郎石申女,初,世祖稽古制,选汉女以备六宫,妃与焉。赐居永寿宫,冠服用汉式。因此,恪妃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朝永寿宫第一代主人,也是清代历史上唯一官方认证的汉妃,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永寿宫,就成为这一历史的见证地。

  贰

  “满汉不通婚”

  为了防止人口膨胀而导致的财政危机

  过了不长时间,顺治十二年,皇帝下达了一道上谕:“太祖太宗制度,宫中从无汉女。且朕素奉皇太后慈训,岂敢妄行。即天下太平之后尚且不为,何况今日。”

  杨原介绍,这道谕旨的背景离不开顺治朝出现的一段社会舆情:当时在江南突现传闻,说顺治帝要广纳汉妃,要到江南选美女。结果江南地区的老百姓都比较害怕,家里姑娘不到岁数就赶紧急着嫁人。“大家都知道顺治朝时的满汉关系非常对立,非常紧张。传闻并不是真的,但是当时在江南地区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为了平缓民众情绪,顺治帝就发了这么一道上谕,等于是向社会做了一个承诺。”这道上谕也就是“满汉不通婚”的开始,自此,满汉不通婚便成为一种祖制。

  在杨原看来,“太祖太宗制度”“皇太后慈训”,不过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其实道理很简单,满人属于少数民族,通婚的融合政策一经执行,满洲血统很容易就会被数百倍的中原汉人湮灭。尤其是旗人的很多待遇高于普通百姓,旗民之间大量通婚,也会使八旗人口迅速扩大,很快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状况。

  很多人对“满汉不通婚”都会简单理解为满人与汉人不能通婚。杨原强调,满汉不通婚的正式称谓叫“旗民不通婚”,“满汉”突出的是民族,“旗民”突出的是体制内外,“旗民不通婚”针对的是以八旗为建制的旗人不可与八旗以外的民籍百姓随意通婚。

  他进一步说明,八旗之下,除满洲八旗外,还有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等,实际上,一共有24旗;各旗包衣旗人中,还有大量早年的入旗汉人;即便是满洲八旗中,也有很多早年入旗的汉人。比如乾隆的令妃魏氏家族,即早年入旗的汉人,清初被编入正黄旗包衣籍,令妃去世后,魏家被抬入镶黄旗满洲,即满洲旗下的汉姓人。虽然令妃一家也是汉人,但是他们无论是包衣籍,还是镶黄旗满洲籍,都属于旗人,这便不在“旗民不通婚”之列。虽然八旗系统十分庞大,也非常复杂,但“旗民不通婚”的界线简单直白:只要有一方在婚配时,该家庭并没有被编入八旗,便属于被清廷祖制禁止的。而尽管有一方是汉人,但只要在婚配时该家庭已经入旗了,便不在禁止之列。

  杨原在考证中发现,“满汉不通婚”重点是在“旗女不能外嫁”,“一般来说,男性纳汉女问题都不大,比如说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的亲生母亲是宝坻县民人,也就是说乾隆的姥姥都可以是汉人。但是我看过很多档案,对旗女外嫁都是罚得比较狠。”

  为什么要旗民不通婚?杨原认为主要有三条原因,第一是血统纯净。在杨原看来这条“只管旗女外嫁,不管纳娶汉人,基本上站不太住”。第二是维护社会稳定。这个比较好理解,比如前面提到的顺治时平复舆情的一种手段。他觉得重要的是第三点:防止财政危机。“以满洲旗为例,每个佐领有87个兵缺,就意味着有87个工作岗位。清初每个佐领大概有100多个男丁,那么它的就业率大概近90%,生活不成问题。到了道光朝,过去了大概200年,每个佐领的工作岗位还是87个,但每个佐领大概有300多个男丁,就业率从近90%下跌到20%。剩下70%的人怎么活下去,八旗的生计就成了重大问题,那么财政是不是就逐渐走向危机?从后来施政的情况和效果来看,旗民不通婚的原因,尤其是对旗女外嫁的严控,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防止人口膨胀而导致的财政危机”。

  叁

  宫中是否再无汉女?

  很多迹象表明,乾隆朝的后宫里有不少汉妃,但在史籍文献当中怎么不见记载?特别是清廷中很多汉女入宫选妃的传闻在民间甚嚣尘上,为此乾隆皇帝还特意发布上谕做过解释:近闻南方织造、盐政等官内,有指称内廷须用优童秀女,广行购觅者,并闻有勒取强买等事,深可骇异。诸臣受朕深恩,不能承宣德意,使令名传播于外,而乃以朕所必不肯为之事,使外间以为出自朕意,讹言繁兴。大意是说:近来有传闻,一些织造官、盐政官到民间为我买女童做侍女、或是备选嫔妃,这实在是“骇我听闻”,这是打死我都干不出来的事。

  不过,在不久之后的一则上谕中,乾隆也承认曾经有苏州织造海保给他进献过一些女子,被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还有一些女戏子,艺术水平实在平常,他也没有接受,并说“此人所共知者”。

  杨原感到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在很多史料中都能看到,但凡乾隆当众说“人所共知”一类话时,往往已经是纸里包不住火了。但是作为皇上,总要“道貌岸然”一下,把柄虽然被人抓住了,必须有理由开脱一下,以证明朕对于此事是多么“人所共知”的无辜。那么“海保进献女孩”的事情,是否真的被乾隆拒绝了?杨原认为“现在并不可考”,不过“乾隆说自己绝不肯招选民籍汉女入宫,这是绝不可信的”。从很多宫廷档案的记载来看,“不仅是乾隆本人,甚至在他祖父康熙的后宫里,都不乏汉妃的身影”。

  杨原紧接着放出一幅“崇庆太后八旬万寿庆典图”,从画面可以看到,当年乾隆的母亲崇庆太后、也就是孝圣宪皇后过生日的场景,“乾隆他们娘儿俩边上各坐着两排两列,内侧穿的都是朝服,外侧有一列穿的衣服就各种各样了。其中有两个穿的是凤冠霞帔,这是典型的中原汉族的服饰。凤冠霞帔说明她们是嫔以下的后妃,而且是民籍汉妃”。

  杨原说他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调档案时发现,“从乾隆元年到乾隆五十八年,汉妃都集中在这段时间办理入旗手续。比如说乾隆的纯惠皇贵妃苏氏一族是在乾隆四年入旗,怡嫔柏氏一族是乾隆七年入旗,庆恭皇贵妃陆氏一族是乾隆二十二年入旗,芳妃陈氏一族是乾隆四十年入旗……”

  入旗代表了什么?首先,说明她们原本就是民籍汉人的身份。第二她们入旗以后,家族世代都可以享受八旗的优厚待遇,比如说有田地庄稼,可以当公务员,国家给分住宅官房等等。最后一点很重要,入了旗,便不再是民籍,汉妃的痕迹就被抹去了。杨原感叹,“现在再看《清皇室四谱》《后妃列传》等等,乾隆的后妃全都写着某妃某嫔是某旗某佐领下人。而不再是某地某处的人,就是把民籍汉妃的痕迹抹掉了”。

  他进一步指出,其实,在众多的清宫档案当中,可以发现不仅仅只有乾隆帝纳娶过汉妃,在很多文献的蛛丝马迹中,也都可以看到历朝皇帝对民籍汉妃的态度。比如乾隆七年的一份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皇帝命内务府清查玉牒,看看当时宫内包括皇祖太妃及自己后妃等女眷的姓氏家族情况。经查,康熙的襄嫔和静嫔均系民籍汉女,襄嫔高氏,系直隶正定府民高廷秀之女;静嫔石氏,系陕西宁夏民石怀玉之女。不仅如此,在其他档案中,还发现他的密妃王氏、穆嫔陈氏也是民籍出身,这四位汉妃中以密妃地位最高,在康熙生前已经晋升嫔位。其他三人在当时都是身份比较低的庶妃,直到乾隆年才获得嫔位,其中穆嫔还是死后追封的。这四人均为康熙生下了子女,其子女也并没有因为她们汉妃的身份而被区别对待,其中允禄、允祕都封到了亲王的爵位,尤其是庄亲王允禄,在雍正时极受重用,乾隆初还成为辅政亲王之一。

  当然,康熙的汉妃可能还不止这些。葬在他皇陵中的庶妃共有28人,其中有11人被收入《玉牒》当中,但大部分只能了解到她们是某贵人、庶妃某氏这样的称号,出身信息基本属于空白,而还有17人连称号都未曾记载。她们当中是否还有汉妃,现在并不可知,但这也是有可能的。

  再比如在乾隆四十年的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织造舒文向乾隆上了一道折子,大意是说十一阿哥府中有一姓殷的使唤女子,系苏州府常熟县人,她的母亲因为想念女儿,到京探望,知道在阿哥府里,就放心了,准备回家。同时还说,这名女子只是个使女的身份,连个格格的名号都没有,现在还不便将他们一家编入内务府包衣籍,也不便分配职务待遇。档案中说殷姓女子系江苏常熟县人,因在十一阿哥永瑆府内尚无名号,所以她的家人还不便编入八旗,也就是说她确系民籍汉女,而还不是十一阿哥私纳的。当时永瑆并没有分府出宫,一直住在宫内,他是没有能力通过自己的途径获取汉女的,从制度的推论来看,这应该就是乾隆赐给他的。这种皇帝给皇子赐汉女的事,可能还是一种传统惯例。

  汉妃纯惠皇贵妃苏氏,是乾隆在潜邸时的格格,雍正十三年时已为他诞下了皇三子永璋。乾隆二年时册封为纯妃,也就是说,纯妃应该是当年雍正赐给他的,而且给皇子赏赐侍妾这种事也并非个案,嘉庆就曾提到过“婉太妃母妃,从前皇考在藩邸时,蒙皇祖所赐”。到了十一阿哥永瑆的民女殷氏这里,乾隆进行了这种传统惯例的又一代传递。

  综上,杨原总结说从众多的文献记载来看,汉妃在清宫,其实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民间所说的“汉不选妃”,只是在“旗民不通婚”的历史背景下,对宫廷生活的一种猜测。杨原表示,“只有鲜活的人、事与故宫的建筑、文物结合起来,才是更值得我们研究的,也是我们更应该感兴趣的。只有融入真正的人的生活,才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故宫的温度”。

  互动

  清朝满汉通婚的历史谜团随着课堂的进展被一一解开,刚进入互动环节,会员便发上来各式各样脑洞大开的问题。

  提问:“满汉不通婚”有对经济财政的考虑,那所有太监都用汉人是出于什么考虑?

  回答:首先清代的太监制度是学习明朝的,并且清朝对太监的态度是非常不好的。乾隆在《钦定宫中现行则例》里,说“太监乃乡野愚民,至微极贱”,这句话说得非常有代表性,其实就是不拿太监当人。在清朝,旗人是不可以当太监的,这有一个罪名叫“以良从贱”,就是说你是一个良人,怎么能去充当这么下贱的身份?

  提问:旗人家的女孩被称为“姑奶奶”,地位很高,因为她们有可能被选进宫当嫔妃,是这样吗?

  回答:还真是这样。我曾经做过很多老北京旗人的口述历史,都有这么一个说法:家里对女儿不仅仅是简单的疼爱,那是比较让着的,一般都是笑脸相迎的。这其实主要是怕她们以后进宫当了嫔妃变成主子,就有一层主奴关系了。

  提问:清宫的日常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

  回答:清宫档案里只看到过一些“宫斗”的蛛丝马迹,比如说有某后妃溺水死了,但是案情也不是说得很清楚,可能就类似公告的一种。只有一个激烈的,乾隆朝有个敦妃打死宫女,乾隆当时给判了,说敦妃太过残忍,且性情不好,从妃位降为嫔。

  提问:清代除了康熙朝、乾隆朝,故宫后宫的东西六宫是不是没住满过?

  回答:实际上后宫的住房非常紧张,为什么?因为皇帝他自己老占,比如说康熙的时候,把东北角的景阳宫占了,变成御书房了,这就没有后妃可以住了。道光的时候延禧宫烧了一把大火,延禧宫也不能住人了。咸丰的时候占了咸福宫,这也不能住后妃了。我在梳理档案的过程中了解到,“东西十二宫只有六个宫可以住人,住房条件非常紧张”。

  文/本报记者 李喆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