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吕国英:《“气墨灵象”艺术论》立论概览

2021-03-15 14:08:00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字号

高维之美走向未来

——《“气墨灵象”艺术论》基本立论概览

吕国英

  先贤造字,商代立“美”。老子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庄子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柏拉图认为:“美是永恒的、绝对的、与自身同一的,是理性认识的对象,并从属于善。”“美是真的光辉”。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理念,是形式,是整一。”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康德认为:“美在自由”“美是审美判断”。谢林说:“美是有限中的无限”。刘勰说:“美在象外”。朱光潜说:“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宗白华认为:美在灵境。叶朗认为:“美在意象”。潘知常认为:美是自由境界,美在价值意义。王建疆认为:美是超越,美在无极。“气墨灵象”艺术论认为:“美是‘气墨灵象’”“‘气墨 灵象’互为形式内容,是性灵之境、创造之美。”

  “气墨灵象”艺术论之基本立论,由八个立论构成,分别是《逸形入灵大艺立象》《如气化墨载灵承象》《气墨绘画灵象艺术》《艺法灵象至美审美》《气墨灵象高学大德》《润灵乐境“推挽”筑峰》《创新艺术超验境界》《美是“气墨灵象”》。

  

  构成“气墨灵象”艺术论之系列新论,既单独成章、分别立论,又相互衔接、纵深递进、融合集成。

  第一篇《逸形入灵大艺立象》与第二篇《如气化墨载灵承象》为分论篇,在分别探究解读“灵”与“象”、“气”与“墨”之自然与人文密码的基础上,提出“灵象”“气墨”新概念(新命名),立论:“逸形入灵”矗立大象之象;“如气化墨”构建大美载体。

  第三篇《气墨绘画灵象艺术》为合论篇,由“灵象”“气墨”延伸,提出“气墨绘画”“灵象艺术”新概念,进而构建“气墨灵象”(“灵象气墨”)之未来艺术新形式、新语言,立论:“气墨灵象”筑就艺术高峰、呈现至美审美。

  第四篇《艺法灵象至美审美》为综论篇,在解读、认知“艺术”本源与“规律”意涵,指出“艺法具象”“艺法意象”等是相对艺术规律的同时,立论:“艺法灵象”揭示艺术本质规律,这种本质性规律,体现为艺术的终极性引领与根本性遵循。

  第五篇《气墨灵象高学大德》与第六篇《润灵乐境“推挽”筑峰》为补论篇,在分别探研、解读艺术、艺术史、艺术家与读者(受众),于艺术审美中各守其“道”、各具其“责”的基础上,立论:“高学大德”方入气墨灵象;“润灵乐境”方可“推挽”筑峰;理念创新统摄艺术未来,创造之美建构超验境界,等等。

  第七篇《创新艺术超验境界》与第八篇《美是“气墨灵象”》为延论或拓论篇,在分析当下文艺创作面临难以回避之挑战,要害在于作家、艺术家审美境界低层级,并且艺术现象又无不与美学思想、艺术理念相关联等基础上,提出艺术思想的创新是文艺创新的高地,也是创新的核心与根本,始终居于其他要素之统摄、引领地位;艺术形态要表达超越生命之美,需要超越之艺术新形式,而气墨灵象承载优秀美学思想、艺术传统,引领艺术创作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等等。

  

  构建“气墨灵象”艺术论,系列艺术新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建立新概念(新命名)、提出新论断、探究新观点,进而拓展艺术认知新范畴,构建艺术理论新体系,矗立艺术审美新坐标。

  “气墨灵象”艺术论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有:“灵象”“气墨”“气墨绘画”“灵象艺术”“气墨灵象”“高学大德”“润灵乐境”“超验境界”等。其中,灵象、气墨、气墨灵象以及气墨绘画、灵象艺术是核心概念或核心命名。

  灵象,即灵 象合一,也谓灵之艺象,是多层次天人合一的艺术大美,也是最高层级的艺术之象。灵象从具象走来,经意象、抽象、真象(具象、意象、抽象三象合一),最终进入灵象。

  气墨,即气 墨合一,也是笔墨仪态,既为笔墨演变发展的最高层次阶段,又为呈现艺术大美之载体,是笔与墨、天与人、技与艺等诸元素,均入“气”境而至极致天人合一层级的笔墨境界。气墨从线墨走来,经意墨、泼墨、朴墨(线墨、意墨、泼墨“三墨”合一),最终进入气墨。

  所谓“气墨绘画”,是以“绘画”例举、说明,泛指文艺创作的所有艺术形式;所谓“气墨”,也非唯“墨”一素,是指文艺创作中的所有材质、工具、载体。

  如此,气墨绘画之“绘画”,可以是文学、戏剧,也可以是曲艺、书法,还可以是音乐、舞蹈,又可以是电影、电视、美术、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气墨之“墨”者,可以是文字、材料,可以是水墨、彩墨,也可以是水彩、油彩。

  也如此,“气墨”是途径,是方法,是渠道,是观念,是思想,是大道,是文艺之大道。“灵象”是根本,是核心,是灵魂,是真,是善,是美,是真善美,是“美本身”,是大美,是至美之美。

  还如此,“气墨 灵象”不仅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亦为文艺创作的普遍原理,终极遵循。

  所谓“灵象艺术”,是象艺术的未来,也是象艺术的终极性高峰;是象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象艺术之超验审美。灵象艺术所呈现的象外之象、超象之象、大象之象、纯美之象,以及既往象艺术中所罕有的逸形、灵韵、化境、和谐、浑朴、华滋、湿润、纯粹、高贵、静穆等,让灵象成为至美之象、艺术大美,非艺术中人之大智大慧、大觉大悟者,以艺术担当、极限挑战、生命自由与自我救赎之牺牲,殚精竭虑,苦心造诣,一境恒求,方可成就。

  气墨灵象,即气墨灵象一体,是艺术创造的极致之美。气墨是灵象的笔墨,灵象是笔墨的气墨,无气墨即无灵象,无灵象也必无气墨,两者如影相随、不可割裂,即互为形式,亦互为内容,或即互为内容,亦互为形式。气墨灵象从线墨具象走来,经意墨意象、泼墨抽象、朴墨真象,最终进入气墨灵象。

  

  “气墨灵象”艺术论,提出多方面的新论断,如上述诸层面之立论,分别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笔墨的未来;“气墨”“灵象”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追寻至美审美、揭示艺术本质性规律;高学大德方立“气墨灵象”华章;润灵乐境“推挽”艺术高格;超验审美统摄、引领艺术创造。其中,“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笔墨的未来、“气墨灵象”互为形式内容等论断,是核心论断。

  “灵象”是“象”的远方。艺术的演变发展,是“象”的演变与发展。“象”从物(宇宙万物)来,象由形移,象悟由心。显然,“象”为物的心性表达,不入“象”无审美。依艺术史论,艺术之象呈现了从具象到意象,从意象到抽象,从“三象”并置到三象合一之真象,并最终进入“灵象之象”,这是艺术之象的高级形式,也是迄今可以预见的最高艺术形式。

  “气墨”是笔墨的未来。笔墨既有自然形态,也有演变发展中所形成的诸多笔法、墨技之技术状态,还有艺术家创作中形成并独有的艺术情态,笔墨之“三态”在最高处汇合、而呈现出的天地人跨时空之融合,即为“气墨”之境。笔墨已经呈现了从线墨、意墨到泼墨的过程,最终将由朴墨进入气墨,这是笔墨的未来,也是笔墨发展的最高境界。

  “气墨”“灵象”互为形式内容。“象”承笔墨,笔墨载“象”;墨与象不可分,象与墨不可离。从线墨具象到意墨意象,再到泼墨抽象、朴墨真象,线墨与具象相携,意墨与意象相融,泼墨与抽象相合,朴墨与真象相伴。正由此,由朴墨真象到气墨灵象,气墨与灵象相行,气墨是灵象之笔墨,灵象为笔墨之气墨,两者互为形式内容,形影相随、缺一不可。

  “艺法灵象”揭示艺术本质规律。“法”为遵循,“法”为引领,“法”为范习与效仿;“灵象”是“象”之远方,是艺术审美之大美,“艺”当必“法”灵象。显而易见,艺法具象、意象以至抽象,均为艺术之相对规律,艺法灵象当为艺术之本质性、终极性规律。灵象追求至美审美,灵象无止境,艺法灵象不停滞。

  美是“气墨灵象”。哲学孕育美学,美学是关于艺术的哲学;美作为美学之“魂”,是艺术的对象;美学研究美,艺术展现美、创造美,而创造美是艺术的最高价值;超越生命、进入灵性境界,追求生命价值的精神实现,是美学之美,体现现代美学的最高成果;气墨灵象表现与通达灵性境界,是超越艺术形态,也是超越艺术之美,呈现艺术极致,体现至美审美。

  

  “气墨灵象”艺术论提出的新观点,涉及多个层面,比如,“艺术史是‘象’的演变史”;“笔墨史是‘象’的承载史”。又比如,“气墨”是最高艺术墨态之境;“灵象”是至美审美;“气墨”“灵象”互为形式内容。再比如,气墨灵象是哲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哲学;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是艺术未来、创造之美;“天人合一”认知、探究无止境,气墨灵象实践、表达与呈现无停滞;气墨灵象是纯粹之美、终极之美。还比如,“道法自然”呈现终极智慧之悟,“艺法灵象”追寻至美精神相貌;艺术史载录有“道”,艺术家入史须“名”,读者(受众)鉴赏推动当“责”;艺术家的审美境界,决定作品的艺术境界,气墨灵象是超验境界,是生命理想与追求之精神实现的艺术形态,等等。

  

  “气墨灵象”艺术论矗立、构成新坐标,就是以“气墨 灵象”为艺术创作轴心点、以“气墨灵象 无界艺术”为艺术形式制高点,而构成新的艺术坐标体系。

  “气墨灵象”艺术论之艺术新理论、新体系,就是由以上新概念、新命名、新论断、新观点所构成,并综合集成、融合一体,从哲学美学上言,就是滋养精神,温暖灵魂,就是生命自由、价值意义;从艺术理念、思想上说,就是创新艺术、超验境界、终极立象;从艺术形式与语言上观,就是“灵象艺术”;从艺术技法(笔法墨法)上论,就是“气墨绘画”;从艺术审美上看,就是“灵象审美”;从艺术文化上讲,就是“无界艺术”;从艺术规律上探,就是“艺法灵象”,从艺术、艺术史与艺术家、受众关系上究,就是“气墨灵象者,高学大德也”“润灵乐境”方可“推挽”筑峰,形成既有传统延伸,并孕中西交融,又涵当今探索,尤探未来引领的全新艺术体系。

  

  “气墨灵象”是哲学的、美学的,是思想、理念,也是一种存在,一种非现实语境下的至美形态,但同样也是艺术的、现实的,是艺术创造语境下的实在,是一种审美形态、艺术物化,还是一种艺术途径、状态与方式。

  信仰这种(气墨灵象)哲学,崇尚这种(气墨灵象)美学,需要智与慧之高学,也需要善与美之大德,非经深学、探研、禅思、“孕育”、见出,或经迷狂、了悟等艰难过程。

  寻觅这种途径,进入这种方式,构建这种审美,呈现这种艺术,不仅要有智慧之哲、善美之德,尤需颠覆性思维、创造性技艺,以及挖空心思之心思、不择手段之手段。

  如此,气墨灵象即携美而来。如此,气墨灵象当照亮远方。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见“立道”“命名”的极端重要性。人类文明史,一定意义上就是命名史。命名,意味着判断、认知与把握,也意味着创新、创造与超越。艺术新命名,也是构建与确立艺术新概念,就是攀登与站立艺术新高点(制高点)、进入或感悟艺术新境界;新论断、新观点,就是艺术新视野、新观察、新洞彻,也是关于艺术发展与未来的新判断、新结论;新理论、新体系就是艺术认知的新范畴、新延伸、新拓展,也是关于艺术之象诗与远方的新境界、新构建、新引领、新眺瞻,这种境界是纯粹境界,这种构建是极致构建,这种引领是至美审美,这种眺瞻是不断超越。

  作者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评论家,文化学者,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高级编辑。创立“‘气墨灵象’艺术论”,建构“书象”说,提出“艺术创作十个命题”,论述“‘艺术,灵魂之美在哲学’的九个要义”,撰写“中国牛文化千字文”,著述出版专著多部、重要艺术新论多篇,逾数百万字。荣立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多篇(部)作品获国家、军队重要奖项。

  主要著述:《“气墨灵象”艺术论》《CHINA奇人》《陶艺狂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神雕》《奋斗致远 牛文化》《新闻“内幕”》《共倚相牵“牛”最美》,其中《“气墨灵象”艺术论》主要立论由当海内外多家媒体连载或选载,《大艺立三极》由中英两种文字出版,《陶艺狂人》《神雕》多次重印或再版。

  主要立论:“气墨”是“墨”的未来;“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本质规律;美是“气墨灵象”;艺术创作贵在“意想不到”;好作品终究需要好语言;艺术立象拒绝现实物象;艺术演进:从“完美”到“自由+”;艺术,视觉美、思想美不可偏颇;创作,用性灵开启质料;超越,向艺方生、向术即亡;“灵象”是“书象”的远方。

  主要艺术新论:《书之入“象”方致审美远方》《“书象”之美在“通象”》《自成高格入妙境》《“贾氏山水”密码》《美的“自由”与自由的“美”》《艺术,心狂方成大家》《天才,晚成方可大成》《“色彩狂人”的非常之“道”》《“花”到极致方成“魁”》《心至“艺境”尽通达》《湛然寂静漾心歌》《三千年的等待》《重构东方艺术“重彩”之象》《丝路文化的“水墨乐章”》《抽象表现,用性灵建构“艺术—哲学”之美》。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