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今天和未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国的博物馆已发展至5000多家,展品过亿件(套),只要我们愿意,每天都可以古今穿越。一方面是在新技术支撑下的“云博物馆”,实现着跨区域的广泛合作,一方面是博物馆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深入学校、社区、街道,与时代、大众发生更直接的联系,这都是博物馆恢复与重塑的路径。我们特与读者分享三家与众不同的博物馆。
——编 者
铜车马博物馆
展示丰富的科技文化信息
党士学
有“青铜之冠”之誉的秦始皇陵铜车马回到了为它专门新建的家——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今年5月18日,该馆对公众开放。
铜车马博物馆北距出土铜车马的车马陪葬坑大约250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在铜车马陪葬坑附近选址建博物馆,将铜车马迁回原来的出土地点,基于多方面考虑。一是分流观众,解决秦陵博物院观众流量不均衡问题。二是扩大铜车马的陈列面积,深化并拓展陈列内容。观众有了更为安全、舒适的参观环境。更主要的是,可以用更大的空间对铜车马及所涉及的科技、文化内涵和修复技术进行详细剖析和展示。
1978年夏,考古工作者在秦陵封土西侧20米处勘探发现一座大型车马坑,由一条东西向门道和5条南北并列的“耳室”组成。1980年11月初至12月底,考古队对其中的1号耳室进行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前车为立车,后车为安车,按照前后顺序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铜车马出土时破碎严重,为保证资料采集与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遂将破碎的铜车马连同部分土遗迹一起从坑中切离,装入木箱,搬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专门的修复室。
铜车马的修复也是世界难题。铜车马重量大,连接件众多,修复时必须切实加强构件的抗压抗折能力,保障修复后的铜车马能够经得起长期陈列的考验。各个部件的薄厚也不同,曲折勾连。针对不同形状、不同结构的断裂件,需要提前制定出合理的加固方式、粘接技术或者焊接工艺,这是对修复人员智慧和技术的双重考验。铜车马碎片出土时大多受压变形,并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现象。在对变形的青铜碎片矫形时,如何既达到矫正的效果,又不致造成新的断裂,是修复中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还有铜车马的彩绘纹饰,如何避免焊接温度对彩绘的伤害,是修复中面临的两难问题。
铜车马制作工艺复杂,技术精湛,集中展现了秦代冶金铸造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的超凡成就。车、马、御手及大多数零部件用青铜铸造,车器和马饰用金银制作,两乘车的总重量为2392千克。为了展现马车的细部结构和鞁具的装配关系及灵活性,每乘马车被分解成上百个大小不同的组件,其中多数组件又由众多的小构件连接组装而成,两车的零部件总数达6000多件。铸接手法也不同。车轮的辐条与轮毂之间的铸接,采用的是嵌铸法工艺;车辕与车衡交接处呈包裹状态的缠扎带纹,采用的是包铸法工艺;车厢围栏铜板与舆底之间的铸接,采用的是铸焊法工艺。经过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两乘铜车马分别于1983年5月和1988年4月完成修复。其中“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项目,荣获199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铜车马还在车马器具与文献记载之间架起了相互连通的桥梁,通过铜车马的清晰呈现,学者们理解了《诗经》提到的“阴靷鋈续”“五楘梁辀”“游环胁驱”等描述的具体所指;通过观看实物,观众对“发轫”“管辖”“鞭策”“分道扬镳”等熟悉的词语也有了形象的认知。
秦陵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截至目前出土的体形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古代青铜马车,它承载着丰富的科技和文化信息,集制作技艺和工匠精神于一体。现在用它命名一座博物馆,既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推进考古与文博事业建设的水到渠成之举,更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体现。
(作者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甘肃简牍博物馆
书写于简牍之上的历史
朱建军
甘肃是我国汉简出土大省,自1907年以来相继出土汉简总量就达7万多枚,占我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0%以上,其中近4万枚就收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之上书写、保留、蕴含着2000多年前在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真实事件和聪明智慧,无论是断章残句还是完整册书,都记载了中华民族在百折不挠前进道路上生生不息的光辉思想和灿烂文明。以“简”立馆意味着我们要找到用简牍讲述中国故事的独特方式。
简牍是丝绸之路你来我往东西交通的实录见证。1992年在甘肃河西走廊发掘的悬泉置遗址,出土汉简2.3万余枚。悬泉汉简与出自边塞烽燧的敦煌和居延汉简不同的是,悬泉置是当时一座官方邮驿接待机构,坐落在丝绸之路中西大道必经之地,遗留下来的简牍文书主要是对丝绸之路上东西交往的记录,这对于研究两汉时期西北边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义重大。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有一枚简,记载了龟兹王和夫人途经敦煌悬泉置时的住宿情况。木简文字残缺不全,但是基本内容清楚,主要讲述了龟兹王和夫人路过悬泉置时的接待规格、居室摆设及相关仪式。简文记载,龟兹王夫妇在悬泉置得到了汉朝政府的高规格接待,悬泉置为龟兹王夫妇专门准备了相应的生活用品,在堂上放置一八尺卧床,床上有青黑色帷,其他的4张卧床皆张帷。这些生动的内容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以小见大,弥足珍贵。
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里程简,详实记载了从长安出发到敦煌与居延地区的通行驿置名称以及各地之间的具体里程。通过这些珍贵汉简文字所记载的驿路通道,我们能够复原出汉代长安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2014年夏,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悬泉里程简对丝路往来驿路走向的明确记载为申遗成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佐证。可以说,简牍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繁荣和兴盛,是丝路往来与中西交通的实录及见证。
简牍忠实记录了汉塞边关的百态生活。将汉简中河西屯戍吏卒的生活状况、日常起居、衣食住行、情感世界、人际交往的内容拼接起来就是鲜活的世态百图。通过简牍文字,我们能看到一个个普通人的信息,个人出身、样貌衣着、籍贯与爵位、文化水平、工作情况、经济交流活动,甚至是法律裁决书等等,这些细节全面地呈现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的悠悠岁月。
竹简木牍不同于青铜重器或者精美玉器,其重要价值的呈现更需要动脑筋,如果想让观众流连忘返,博物馆人就必须在展陈形式上下功夫。我们一方面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解说等传统展陈方式讲知识讲故事,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影像技术,对考古现场进行情境营造,模拟河西走廊沿线几次重要的简牍出土的遗址场景。同时通过影像互动复原汉塞边关、驿站遗址空间,以情景再现方式拉开故事线,演绎汉简上的文书故事,带领观众深入了解汉代的文史典籍,更直观地体验简牍中的社会百态。
作为一家新建的以简牍为专题的博物馆,未来还有很多的挑战,但作为人类文明的保护者、传承者,我们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甘肃简牍博物馆)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
翁彦俊
“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依托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和高超的制瓷工艺,明清两代在景德镇珠山设立了御用窑场。500多年间,御窑烧造了大量供宫廷和国事使用的瓷器,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瓷业的最高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民窑的技术进步和世界范围内的文明交流。
从上世纪的零星抢救性发掘,到本世纪持续开展的正式考古工作,在御窑遗址出土了众多的窑炉、作坊、掩埋坑、厂墙等古代遗迹,尤其是上百吨、数以千万计的不同年代窑业堆积所蕴藏的瓷片,为我们全面复原御窑的历史面貌和文化与技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御窑博物馆的设立提供了极为丰厚而独特的展品。
无边界、全天候、重美感、会说事,成为今天的御窑博物馆的独特追求。
“无边界”是指对周边环境的融入与延展。御窑博物馆地属御窑大遗址保护范围,与周边的历史建筑、遗址、民居等联系紧密,与古镇的千年历史不可分割。双曲面拱形结构建筑,一方面采用了接近于周边传统柴窑——蛋形窑的造型和尺度,以便在大体量厂房和传统民居之间形成良好的过渡;另一方面,长短不一的拱体巧妙地与周边参差不齐的地界进行了有机的缝合。
文物工作者们通过30多年来的考古和修复工作,使得沉睡于地下数百年的珍贵瓷片重获新生,它们成为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重要纽带。御窑博物馆策划了以“寻找我的亲兄弟”为主题的数字化展览,与世界近30家相关博物馆合作,一方面使流散在全球各地的御窑瓷器实现数字化回归;另一方面也让御窑博物馆的展陈边界更广地延展。譬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永乐青花海水龙纹爵杯与托盘,就在首批寻找到的“亲兄弟”之列,其与御窑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在造型、纹饰、尺寸上如出一辙。
“全天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御窑博物馆将终年开放,不舍昼夜,每个开放日的夜晚都成为“博物馆奇妙夜”。多套灯光照明系统被设计以适应昼夜的光照变化。与周边的大遗址公园和历史街区联动可以进行多种夜间主题活动,以再现御窑“瓷国明珠”和景德镇“窑火映夜”的胜景。
此外,建设中的御窑标本数据库也为“全天候博物馆”提供了崭新的诠释。在海量出土文物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采集胎料、釉料、颜料、器型、纹样、款识、工艺等7个方面的标本信息,进行可视化、智能化的数据库建设。这既为相关社会教育和学术研究提供了生动而翔实的资料,也为打造国内一流的陶瓷传统工艺产业转化中心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活态博物馆。
御窑博物馆试图通过建筑、艺术和展品共同呈现出融合之美。进入馆内,观众漫步于一系列大小起伏、忽内忽外的穹体空间,在隐于其间的古代遗迹和丰富的下沉院落间徘徊,深刻感知中国传统建筑的虚实相涵、内外相生之美,开启一段窑、瓷、人同源的博物馆体验之旅。
要让收藏在御窑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就必须讲好故事。学术打底,创新表达方式,将故事讲清楚,让观众看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部御窑史,同时也是一部奇妙的城市史、陶瓷史乃至文化交流史。在御窑博物馆现有的常设展陈中,已经提炼出“御瓷精华”“匠心冶陶”“天下瓷都”3个章节共52个故事。
让我们走近这一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遗存吧。它展现的不仅是古代中国制瓷技术由成熟期到鼎盛期的脉络,还有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不同时代的审美内涵。
(作者单位:景德镇御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