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站学古文
只要你闪现出有心向学的小火花,系统就会牢牢帮你抓住,“乖巧”地送上更多“劝学”内容。
不知从何时起,B站已成为我的“时间杀手”主力。百无聊赖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刷刷温馨治愈的生活类vlog;周末做家务时,经典轮播剧足以帮我对抗琐碎和枯燥。只是有时望着娱乐指数过高、太过缺乏营养的历史播放记录,我也不免怨念地发现:稍不留意,这位主力就帮我“误杀”了太多时间。
好在精准推送还有另外一面:只要你闪现出有心向学的小火花,系统就会牢牢帮你抓住,“乖巧”地送上更多“劝学”内容。于是,在看过几段魏晋轶事和诗经讲解视频后,我的B站页面也实现了画风突变,文化指数蹭蹭往上升。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一偶然的发现,仿佛将我引入了一片芳草鲜美的桃花源,在那里,四处都是古典文化之美。
最先让我入坑的,是一段用58分钟“感人时长”精讲王勃《滕王阁序》的视频。当文征明用行书写就的《滕王阁序》徐徐展开,一阵清新自信之风扑面而来,与原作文风交相辉映。每一个字都是那么飘逸舒展,连结起来又毫无割裂阻滞之感,仿佛自带一种让观者安静下来的力量。看惯了过于横平竖直的印刷体文字,这样有心的呈现方式足以让人屏息凝神,一秒进入原作描摹的意境之中。
同系列视频中,也不难看出这位UP主的精选与巧思:讲前《赤壁赋》,用的是苏轼本人的书法长卷真迹,与文章的通透畅达之感合而为一;聊《洛神赋》,选的是赵孟頫的行书,通篇的妍美洒脱意蕴,在“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八个字中达到形神兼备的极致。我想,这也是此类人文类视频吸引受众的关键所在:不是照搬课堂,也不是将各类炫目特效无序堆叠,一切元素安排的精髓,或许正在于“得当”二字。
《滕王阁序》是中学就接触过的文学作品,那句著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曾使无数人体会到近乎直觉的美感。可即便熟读成诵,我依旧有一种似懂非懂、并未通透的感觉:“开篇即出气势”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邺水朱华”怎么会与“临川之笔”放在一起?“雁阵惊寒”,又为何会“声断衡阳之浦”?很多时候,这些对古文的疑问都被知识的局限和不求甚解的态度一带而过了。论百读不厌,朱自清曾这样解释过:“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看完那段旁征博引、逐字逐句解读的视频后,我也恍然发现,这篇“传统知识点密集到爆炸”的神作中,的确充满了“亿点细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两句看似普通,可明白了南昌地名的历史沿革,知晓了古代二十八星宿与地理分野的对应关系,才能真正感受到起首两句在时空两个层面呈现的开阔气势;惊寒之雁之所以会“声断衡阳之浦”,是因为传说北雁南飞,至衡山回雁峰而止,遇春而还;“慕宗悫之长风”,用的是“愿乘风破万里浪”的典故;就连看起来最简单的“锦鳞游泳”四个字,其实也是描摹了鱼在水中浮行和潜行两种状态,充满动态与生机……如果把这些背景和解释通通作为注释写到纸上,也许没看几页便会昏昏欲睡了,而视频中妙趣横生、详略得当的讲解,则能让人对这些经典重新燃起热情,随后还会翻开《古文观止》仔细品读。
弹幕与留言的参与感,激活了创作者与受众的奇妙互动关系。这其中,有彼此会心的幽默和打趣,比如又见乾隆皇帝盖的三方大印,UP主会无奈地吐槽一句“著名的十全老人三件套”,而弹幕里则会戏称这是古代版“一键三连”;读到“客有吹洞箫者”,一句“自带BGM”的点评让人忍俊不禁;亲眼看到《寒食帖》中苏轼扁扁的字体和旁边黄庭坚的题跋,大家也纷纷表示原来他们互怼的“石压蛤蟆”和“树梢挂蛇”是那么贴切。毕竟普通人学习古文,本就不必一直正襟危坐。当然,遇到对用典存有疑议的地方,大家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起每个典故的原委和相关性,颇有一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意味。
“评价的眼光起于感性,却不可长期停留于感性。”对我来说,不时翻看古文后的一大感悟,是增加了自己对于所见事物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今年五一期间,我和家人一同登山,为的是一睹当地宣传的杜鹃花谷盛景。怎料一场急雨过后,杜鹃花大多残落一地,反倒是一旁淡紫色的泡桐树花独自盛开,独有一份沉静安然的美感。回家之后,满树桐花与一地杜鹃花瓣的对比景象一直在我头脑中徘徊不去。直到翻到那句“等闲春过三分二,凭仗桐花报与知。”才恍然发现,原来对于桐花与时节的关系,古人早已洞悉并剧透了。(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