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他们正年轻》给我们上了一堂模范青春课
江鸿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内蒙古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当“内卷”成为热词,当“躺平”成为时尚,当“接着奏乐接着舞”成为一些人的梦想……青春应该怎么过?面对部分年轻人的“时代之问”,9月2日上映的影片《1950他们正年轻》给出了答案——爱国、奋斗、奉献……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青春!
影片中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刻意的煽情,有的只是质朴的个人化视角、入微的细节化呈现和在世老兵们发自肺腑的朴实化言语。但于无声处胜有声,这些点点滴滴积沙成塔,让我们穿越到了抗美援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那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影片中,26位抗美援朝老兵们用微笑彰显了什么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用26段血与火的青春,演绎了什么是砥砺前行;用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向我们展示了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亮丽青春。
从老兵的经历中悟一悟青春该有的样子,在志愿军遗骸回家的日子里品一品前人燃烧的青春,给我们的心灵来一场治愈之旅,我们会豁然发现,这样的青春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爱国的青春最光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上世纪50年代的一批热血青年胸怀家国大义,在鸭绿江畔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铸就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扫除了中国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
每个时代都有年轻人,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变的是人,不变的是责任和使命。纵然时代再发展、再进步,“爱国、为国”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新时代的年轻一代更应该敢于身体力行地喊出“爱国,看我们”!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古人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在任何时代颓废绝不是生活,躺平也不是青春,盲目追星更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相信未来才能拥有现在,砥砺奋斗才能改变命运,负重前行才能换来我们向往的岁月静好。正如网民在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时评论称,七十年了,出征时风华正茂,归来时一捧忠骨。本来少年,此去一生。即便今天已然没有了战火纷飞,没有了硝烟弥漫,但今天的青春依然不是享乐,不是投机取巧。今天的青春同样离不开不懈的奋斗,和敢于牺牲的勇气,更离不开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那振聋发聩的“奋斗,看我们”!
奉献的青春最夺目。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抗美援朝期间,无数革命先烈舍小家、为大家,以血肉之躯换来了国家的安定,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壮志验证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真理。
在《1950他们正年轻》中,在世的老兵让我们看到了71年前一群“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是怎样放下了个人小梦想,扛起了国家大重担。他们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大无畏气概,用147个战友只有3个活着回来的巨大牺牲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山河已无恙。时代发展到今天,年轻的一代更应该继承先烈们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在社会呼唤我们的时候,能够发自肺腑说出“奉献,看我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年轻人应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要求,用“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作理念。惟其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的“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也就必然能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