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烤鸭品北京味道 摇元宵赏中华美食
原标题:吃烤鸭品北京味道 摇元宵赏中华美食
本报讯(记者 王薇)和非遗传承人一起为鸭坯题字,体验“花式饺子”烧麦,亲手摇一碗香甜的元宵……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由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开启元宵节特别之旅,来自国内外33家媒体的60余名中外媒体记者通过传统美食制作,感悟京味文化的独特韵味,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饮食文化,领略“双奥之城”的活力风采,感受中国以美食待客的传统和热情。
800年古都,600年焖炉。《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有“南炉鸭,烧小猪,挂炉肉”,其中的“南炉鸭”指的就是便宜坊的焖炉烤鸭。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昨天上午,60余名中外记者走进位于东城区的北京老字号便宜坊(鲜鱼口店),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焖炉烤鸭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洋的带领下,兴致盎然地参加了鸭坯的题字活动。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徐和建,外交部新闻司参赞、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刘禹同与中外媒体记者一道,在鸭坯上书写了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字样,表达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祝福。随后,中外媒体记者们又走进便宜坊的烤鸭制作间,观看焖炉烤鸭制作技艺。
烤鸭的美味还未消散,“都一处烧麦”制作绝活儿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向记者们展示了烧麦擀皮工艺,随后大家也纷纷动手体验了一次“花式包饺子”的乐趣。蒸熟的烧麦玲珑剔透,皮薄如翼,顶端泛着白霜,酷似盛开的花朵。用筷子夹起来垂似悬胆,香气四溢,中外媒体记者们纷纷叫绝。
昨日恰逢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一碗元宵是不能少的,当天,中外媒体记者们跟随锦芳小吃制作师傅赵双宇学着亲手摇元宵:馅料在充满糯米粉的竹筛中经过反复摇晃、沾水,就像滚雪球一般,粉皮逐渐变厚,一颗颗圆滚滚的元宵就此诞生……赵双宇还向大家传授经验——摇的过程要让元宵充分碰撞,这样糯米粉才能黏得更牢。来自韩国纽斯频的记者崔宪圭在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摇起了元宵。现场欢声笑语,节日氛围浓郁。据了解,锦芳品牌始创于1926年,其自产的元宵是北京元宵中的名品,锦芳元宵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北京市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赏花灯也是元宵佳节的传统习俗。昨日的海淀区甘家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也是暖意融融,中外记者与百余位市民们一起做花灯、学国画、串珠子,共同欢度元宵佳节。“小灯张”彩灯制作是北京市海淀区非遗项目,昨日其传承人张双志老先生一家也特意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教授记者和居民制作花灯,“带着花灯进课堂、进社区,免费教大家动手制作,就是我和老伴退休后的主要生活,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将彩灯技艺和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张双志说。
本报记者 崔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