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搭起“中国制造”大秀台(品牌论)
今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火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特效、精巧写实的道具设计,都令观众大呼过瘾。不少人由衷赞叹:“国产科幻电影崛起了!”《流浪地球2》在制作层面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科幻产业的进步,在更宏观层面上离不开“中国制造”的蒸蒸日上。
“中国制造”让中国科幻电影的想象变得可信。科幻电影虽然带个“幻”字,但优秀的科幻电影往往也是现实主义的。如果电影的想象过分浮夸,超过了人们的接受阈值,观众就会觉得“尴尬”与“违和”。而这些年,中国在航天科技、核工业、重工设备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给国内观众提供了观看科幻电影的接受前提,相关影像情节显得真实可信。比如《流浪地球2》中行星发动机项目涉及到的核聚变技术,便能从中核集团研发的新一代“人造太阳”(HL-2A)等装置上找到参照。对于科幻电影工作者来说,“中国制造”的不断推陈出新,也为他们提供了创作上的源头活水。
“中国制造”让中国科幻电影的想象能够落地。光有好点子不行,还要有把创意实现的能力。科幻电影毕竟是一门视觉艺术,要想把科幻电影拍好,道具制作、视觉效果等技术是关键。“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也让中国科幻电影有了坚实基础。在《流浪地球2》内,包括宇航服、MOSS(500W量子计算机)在内的不少道具,都是由国产制造企业3D打印而成,制作工艺精良。影片中诸多“高燃硬核”的装备场景,则是在相关国产企业尖端装备产品的实物基础上改造而来。在电影视效方面,无论是CG动画、虚拟拍摄还是生物视觉、声音修复,如今国产技术团队的独立作业水平均已达到世界一流,能够将电影的细节打造得更加细腻真实。可以说,一部《流浪地球2》,就是“中国制造”能力的充分体现。
“中国制造”让中国科幻电影的生产方式得到优化。电影是艺术,但不要忘记,电影产业也是一门工业。尤其是科幻电影,其生产方式也应该实现工业化、标准化。美国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一度“独霸天下”,正是得益于其强大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在这方面,中国电影仍有不小差距,一直处于追赶中。而今,以《流浪地球2》主创为代表的影人们,有意识地将“中国制造”的工业化经验引入电影制作之中,把电影工业流程和艺术管理经验进行记录总结,力求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整体发展建立工业化标准。这对于中国电影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电影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与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密不可分。当下,中国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步伐,“中国制造”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中国电影从业者应当抓住机遇,依托祖国强大的工业实力,从创作源头、技术应用、生产方式上,全面建构起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电影工业,为中国、为世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期待“中国制造”能为国产电影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