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外国人游中国|“气氛友好,还会再来”——“老外”感受“天府之国”的巴适与便捷

2024-06-20 13:33: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社成都6月20日电 题:“气氛友好,还会再来”——“老外”感受“天府之国”的巴适与便捷

  新华社记者童芳、董小红

  “我非常享受这里的文化和美食,大家脸上都挂着微笑,气氛很友好。”来自爱沙尼亚的谢尔盖·格鲁津日前结束了在成都4日游后,临行前在机场对记者说。

  格鲁津在成都的4天行程中,看了大熊猫,吃了当地特色面条,出行都使用支付宝打车,“非常方便,酒店也很好,以后还会再来”。

  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成都有“天府之国”之称,这里不仅是著名的“美食之都”,还是中国“国宝”大熊猫的故乡,是外国人来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记者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不少携家带口的外国游客在航站楼穿梭。中国去年底以来推出系列免签政策,掀起了一阵来川旅游热潮,近几个月到成都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激增。

  6月15日,两名外国游客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办理值机手续。新华社记者 董小红 摄

  自2023年12月1日以来,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单方面免签政策相继落地。

  “免签国家或办理团队落地签国家的游客明显增多,其中俄罗斯、法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日本和韩国等国游客较多。”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郑军说。

  截至6月10日,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今年已接待入境客人7864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289.69%。

  为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体验“天府之国”的魅力,这座城市的机场、景区等纷纷推出措施,让外国游客享受便利和“巴适”。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管理中心副经理崔磊介绍,依照传统流程,旅客出境时要分别接受海关和安检查验,现在则将海关、安检查验“集成”,使旅客“一次性”通过。

  在外国游客眼中异常“神秘”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收藏有太阳神鸟金饰、黄金面具等文物,讲述数千年前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从游客服务中心、遗迹馆,到陈列馆和官网服务平台,提供中、英、日、韩、法、德、西、意八种语言导览服务,还通过“云观展”平台为外国游客提供三维文物动态互动展示的英文服务。

  5月24日,外国游客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选购文创产品。新华社发(雷雨晨 摄)

  近期,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与携程集团联合推出了“一站式”旅游产品。自2024年5月起,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出发的国际中转旅客,在等待转机时间内,可由外文向导带领,免费畅游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看“国宝”大熊猫。

  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记者近日随机采访的几位返程外国游客都表示,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很方便,他们从刚落地时就开始享受这种消费便利服务了。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商业管理部经理林宁介绍,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旅客到达的主流线上设有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24小时为境外来宾提供电话卡办理、货币兑换、ATM取现、辅助开通移动支付等服务,可兑换外币达41种。

  6月15日拍摄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 童芳 摄

  被称为“城市会客厅”的成都宽窄巷子,是独具清代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古街,集中了火锅、担担面、糖油果子等成都美食,既能感受成都的历史人文底蕴,还能体验成都人的休闲生活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境外游客最爱“打卡”地之一。

  “最近每周都会接待外国游客,消费可以直接刷信用卡。”宽窄巷子可居茶介店老板肖烈说。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市内主要博物馆,线下售票窗口、文创商店也都开通了国际信用卡支付渠道。据了解,目前成都市外卡收单商户5万余户,比去年新增万余户。

  也有外国游客说,比起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对不会中文的外国游客来说,在成都旅行有时还是会遇到语言障碍。“一些餐馆,比如很好吃的火锅店,如果有英文菜单就更好了。”酷爱四川美食的英国游客琳娜·哈德威克说。

  专家指出,实施免签政策是促进各大城市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重要一步,热门旅游城市也需要优化各种便利服务,包括提供外文导览、外文菜单等,让外国游客更顺畅地游览、更便捷地获取信息。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俊认为,像成都这样的中国旅游城市还需恢复和加强海外的旅游营销,将近年来涌现的新消费场景和新业态新产品推介给外国游客。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