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歌剧《切肤之痛》登北京舞台亚洲首演

2018年10月25日 09:01: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记者应妮)北京国际音乐节今年将再次引领风气之先,引进国内从未有的歌剧制作。英国当代作曲家乔治·本杰明的扛鼎之作《切肤之痛》半舞台版23日晚亮相北京保利剧院。这也是该剧在席卷欧美舞台六年后的亚洲首演。

  《切肤之痛》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十三世纪的传奇故事。乔治·本杰明直言他创作这部歌剧时经历了“非人类”的考验:“在我创作《切肤之痛》的两年半里,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创作它,我每天只做这一件事”。

  在歌剧中,作曲家将故事稍作改编:一位残酷的地主邀请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到他的城堡为他写一本书,他的妻子艾格尼丝渐渐沉迷于男孩的才华并且最后选择了追求真爱。

  故事中结尾女主角对丈夫行为的抵抗,使得这部歌剧与当下这个女权主义觉醒的时代颇为契合。

  舞台上是整个乐队,虽然没有舞美背景和道具,但是歌唱家们仍是十分全情投入。虽然不演唱时就坐在椅子上,但是在演唱时该有的舞台动作一点也不省略,体态、表情结合唱功,淋漓尽致表现出了挑逗、激情、爱恋、绝望等情绪。

  对于此次的半舞台版,该剧导演本杰明·戴维斯说,半舞台版更加简洁,观众可以想象他们听到的每一个词。

  该剧另一大亮点就是对古乐器的使用。对此领域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会对歌剧中如何融入古老的音色感到好奇。玻璃琴是美国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音乐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擦奏体鸣乐器。通过手指沾水摩擦玻璃发出声音,音色如水银泻地。但这种乐器多用于室内乐的创作,在大编制的乐队中很难获得一席之地。古大提琴是大提琴的前身,又叫腿式维奥尔琴。因其柔和的音色以及有限的音量,古大提琴在十七世纪之后难以适应编制扩大的乐团和露天演奏。乔治·本杰明则在《切肤之痛》中用现代音乐的技法赋予了这两种古老乐器以新生。(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