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快速阅读”的短与长

2019年12月02日 10:31:00来源:工人日报

  【高谈阔论】“快速阅读”的短与长

  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希望阅读有速度,又见有人谈及快速阅读的事(或者有大量阅读的意味),说是巴菲特每天的阅读量有500页。有评论感叹,质疑的也有,还有人将问题运到了我的耳边。

  想来这大概又是“爱因斯坦不在家”这种中国式的故事,真伪无法考证——本来也不需要去认真对待。试想,书的尺寸是有大小的,32开是一页,64开也是一页,况且页内文字的数字也是变量,真没必要去探究。

  不过,说到阅读的速度,或快或慢倒是可以有不同选择的。至于500页的阅读量,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这当然不是前段时间神幻的挣钱把戏,也就是少年儿童胡乱翻书的那种——我自己就有过8小时阅读超过1000页32开本书籍的实践。这真不夸张,要收获这样的成效,有很多种快速阅读的技巧。

  以文学(小说)类书籍为例。就小说而言,要么长于细致的环境(场景)、人物描写,像借景喻情,用表情说话(呈现心理)什么的,要么就是故事绵延的铺陈,或者是堆砌大量的对话、评论以及自言自语之类。而就读者来说,大家应该有体会,一些人喜欢细致详实且极具画面感的景物描写,一些人热爱栩栩如生的人物细节(表情)描绘,喜欢对话机锋的也有,对吧?而多数人在意故事的跌宕起伏,对环境的迁延和角色的疯癫、纠结没有耐心……故而,根据自身的好尚,作为非研究类读者,快速通过那些你不感兴趣的区块就是不错的选择——即便逐字阅读可能也因为情趣偏离而印象淡漠。这样的经历有吧?如此显然可以极大地提升阅读速度。

  换一个品种,拿思想理论书来看,具体如经济类书籍。通常这些文本都会牵涉到流行(基本)论调,或者纠缠到作者“抬杠”的对象,包括理论学说及某个派别的作者等。入门的涉猎者仔细阅读、了解是不用说的,但当你已经成为一名资深读者,那么,那些你熟悉的理论和学人观点,自然可以一带而过,留下时间来看“抬杠”的教授到底有什么新词儿——这样也可以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不仅是经济学家,很多专业类的著作,在语言文字层面的一般表述形式大多可能都有类同的句式和语言表述——即使不是程式化的,在你“慢速”阅读,熟识行业、专业叙述范式后,快速阅读便会悄然而来:针对文词、句式,你只要扫描关键词就可以对作者文字书写想表达的意思了然于心。

  实际上,除了因胃痛而古怪的哲学家外(这些喜欢把光明送进黑暗巷道的家伙,热衷于杜撰新词,酷爱捏造晦暗难懂的新概念,甚至是佶屈聱牙的言说方式),大多数学问家的文字都是规范的,是有迹可循的,即使是那些偶尔想起搞怪的事,然后把机锋、谶纬埋藏在字里行间的小说作家们,都逃脱不了自己风格,或者是前辈大师模本风格的影响:寻迹而行,都可以归纳出快速阅读的法门。

  然而,尽管如此,我个人还是不太主张快速阅读的。

  的确,有些不感兴趣的书可以一目十行,问题是,你为嘛要去读那些书呢?再有就是倘若硬盘没有清晰、快速记忆存储,且还能够随时将之提取出来处理问题的天赋,快速阅读真不是一项好的选择。就说我自己的经历吧。近来我又读了《百年孤独》,结果发现原来是一本全新的书——虽然20多年前读过,但除了几个名字和个别怪异的情节,几乎一点印象也没有。

  更重要的是,慢速阅读对阅读者的重塑,有着更大、更良好的影响。其中的意味,不仅是一边读一边斟酌的体味,而且还可以在对字词、文句,甚或是片章的咀嚼品读中收获更优的文字和词章感觉,从而在自身的文字写作中逐级提升,就算不写字,日常的言谈应该更容易出口成章。

  更进一步,在对佳作经典的细嚼慢咽中,很有可能还能在心理层面收获疾进难以看到的风景,进而在对世界(人)的认知品味中减少偏颇的陋见。因为“慢”,你可以发现更多的细节,可以在荒诞密植的蔓草丛林中寻找到缝隙,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并由之走向阳光明媚的天地。

  冷荞麦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