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今天,我们为什么爱听演讲

2019年12月02日 13:18:00来源:解放日报

  不经意间,周末去剧院听一场演讲,成了上海市民的一种新生活方式。

  横穿大半个上海,花上整整一下午时间,聚光灯下,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连忘返,在充满奇思异想的讲述中感受新知与前沿思想。

  今天,我们为什么爱听演讲?

  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获得信息,更是为了分享价值。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所说:“现在人们需要的已不单单是纯粹的知识,而是从别人的讲述中看到生活中的自己,从而思考应该怎样去生活、怎样活得更有意义、怎样把自己的价值焕发出来。”

  买票听演讲是一种什么体验

  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这是每个人都司空见惯的事。那么,买票进剧院听演讲呢?

  通常,演讲活动的主办方会在微信公众号或App上发布演讲信息,只要在手机上点击“门票购买”,花几秒钟就能完成。门票费用高低不等,低的19.9元,高的199元,根据不同的嘉宾和内容而定。

  在剧院门口,刷手机上的二维码入场。落座后,大屏幕上不断循环播放着演讲嘉宾的介绍。环顾左右,发现这个拥有500个座位的剧场已经差不多坐满了。喝一口甜丝丝的饮料,静待演讲开场。

  突然,所有的灯光都灭了,剧院里漆黑一片。紧接着,舞台中央出现了一束光,一位嘉宾走到了话筒前,光束正好把他照得发亮。

  掌声响起之后,他开始演讲。

  他讲的是一个自己经历的故事。当讲到自己曾经遭遇的那些磨难时,他一度有些哽咽,满眼都是泪水。台下的观众们全神贯注地追随着他的讲述,有的人忍不住默默地流泪,就好像自己也在经历同样的磨难。

  接着上台的是一位昆曲演员。她的故事很精彩,讲的是她所在的曲艺团怎样从过去的入不敷出,发展到今天的满场叫座。更为精彩的是,其间还穿插了一段绮丽柔绵的昆曲表演,让观众有一种时空穿越的错觉。

  随即上场的,是来自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他的话题是关于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

  ……

  在这场演讲活动中,先后有8位嘉宾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每位嘉宾的演讲时间都是20分钟。

  当最后一位嘉宾结束演讲后,全场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就像一部电影刚刚落幕,恍惚中,你会感觉自己突然从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世界里,又一下子回到了现实。

  这种演讲活动,也被称为“剧院式演讲”。目前在国内,这类演讲有些并不收费,只需在网上报名即可。

  剧院式演讲相比以往传统的讲座、演讲,有两个最大的不同。其一,在剧院里进行演讲,营造一种仪式感。一束灯光,一个话筒,足以让演讲效果和观感体验“升级”。其二,演讲时间在15分钟至30分钟之间,没有长篇大论,没有高高在上,将演讲精心设计成一段分享情感、共享认知的时光。

  说起剧院式演讲,不得不提到美国的剧院式演讲品牌TED。创办于1984年的TED大会,每年邀请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对于技术、社会和人的思考以及探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6年起,TED演讲的视频被搬上互联网,从而使影响力剧增。

  我国近几年也涌现出了一批剧院式演讲品牌,比如“一席”“造就”“SELF格致论道讲坛”“一刻talks”“TELL公众演讲会”“眼界”等等。同样,在剧院之外,这些演讲也拥有一片更为开阔的“领地”——互联网。现场演讲结束后,这些演讲的精彩内容经过精心处理,会以文字、视频剪辑、图像等形式,陆续在微信公众号、视频网站等新媒体渠道出现。以“一席”演讲为例,其网络视频的点击量已经超过4亿人次,拥有上千万在线观众。

  他们为什么创办演讲活动

  这些剧院式演讲活动的主办方大致分两大类,一类是媒体从业者,一类是非媒体从业者。

  汤维维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一名采写科技新闻的记者,她对自己干了11年的媒体行业相当有感情。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突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10月,汤维维从福布斯中文网离开,在天使投资的帮助下,开办了自己的创业项目——“造就”。

  上海长阳创谷内,“造就”的办公空间是由一幢旧厂房改建而成,大面积的水泥结构,完全裸露的工业管道,充满着一种奇妙的现代感。这似乎带着某种寓意——新的,正是从旧的中脱胎而来。

  在汤维维看来,一场演讲无异于就是一本杂志上的专题报道,只不过“去中介化”了——演讲者取代记者和编辑成为内容的主要生产者,而原先的记者和编辑则成了“策划人”,协助演讲者把内容更好地呈现出来。汤维维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内容的新型表达方式。我们希望发现各领域中具有创造力思想的人,并给他们一个发声的舞台。归根到底,我们还是想把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奉献给用户。”

  如今,“造就”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剧院式演讲规模最大的品牌。

  “眼界”演讲也是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眼界”演讲的创办人原先是设计类杂志《精品家居》的主编,但随着纸媒的衰落,不得不寻求新的媒体发展之路。

  从2018年5月开始,“眼界”演讲每月开办一次,每次邀请三四位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作为演讲嘉宾,台下的观众则大多是年轻设计师。“眼界”演讲的创办人介绍说:“这些讲者都是业界翘楚,他们非常愿意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分享给年轻人。而年轻设计师又需要不断充电,需要终身学习,需要了解最新的知识。所以,演讲活动特别受欢迎,每次都坐得满满的。”这些有关设计的精彩演讲在网上也颇受好评,拥趸众多。

  还有一些演讲活动的主办方不是媒体从业者,比如“TELL公众演讲会”。

  “TELL公众演讲会”采用18分钟的演讲形式,通过充满魅力的故事,展现当下人们真实多样的人生。

  “TELL”的创办人姜涛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曾就职于一家国有企业。2014年,他在交大举办了一场故事演讲会,共有7位演讲者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这些演讲者都是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围绕着“改变”这个主题——每个人都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演讲活动后,很多听众询问“下一期什么时候办”,这让姜涛对演讲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姜涛说:“随着时代的巨变,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他们需要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然后决定自己接下来怎么做。而那些身体力行开展行动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可以给大家以启迪。”

  于是,就有了“TELL公众演讲会”。通过社会公开招募,“TELL”每次找来7位讲者讲述自己的“变化与选择”。至今,已有200多位演讲者站上了“TELL”的舞台。

  此外,像“SELF格致论道讲坛”,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公益讲坛,具有非常权威的专业背景。

  总而言之,虽然内容各异,但剧院式演讲的每一个主办方都努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将更多的精彩呈现给听众和网友。

  演讲者是些什么人

  有一部电影叫《国王的演讲》,讲的是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小有口吃的毛病,后来在一名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成功克服心理障碍,逐渐能在公众面前流畅演讲的故事。

  如今,演讲者不再需要显赫的身份,只要你讲的“干货”足够精彩,你的人生故事足够打动人,就有机会站到舞台的中央。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是沪上多个讲座的嘉宾,2017年5月,他也有了第一次剧院式演讲的经历。他在“一席”的演讲《在单身的黄金年代,我们如何面对爱情》,成为网上的视频“爆款”,广受年轻人的欢迎。

  “该策划团队的编辑联系上我以后,我一开始准备的并不是‘爱情’这个题目,而是想按照我上课的方式,讲一讲‘文学人的价值’。但和他们的编辑聊下来,决定换一个思路。”梁永安说:“因为在爱情里,现代人的那种徘徊和焦虑都比较集中。它作为一种当下社会的精神现象,又表现出很多与以往时代的不同,更适合用口语去讲。”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陈曦接受邀请来到“造就”演讲前,心里也有几分忐忑。因为他讲的主题是纳米材料,虽然他经常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但是他担心这个内容比较深奥,公众很难听懂。“没想到大家不仅听懂了,而且还对我的专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我真的非常开心。”陈曦教授这样说。

  像梁永安、陈曦这样的专家学者型演讲者,他们的演讲旨在传递知识、传递思想。而更多的演讲者则是因为拥有超乎常人的行动力而登上了演讲舞台。就像汤维维所说:“这里站着的这群人,他们不只是拥有一个idea(想法),而是正在创造一些事情,正在改变一些事情。”

  2016年1月,摩拜单车的联合创始人王晓峰就曾站上过“造就”的舞台。那时候摩拜单车的产品还未正式发布。他的演讲题目是《为爱骑行》。在舞台上,他告诉大家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更能满足当下城市生活的出行需求,自己又将运用怎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些出行需求。他说他有一个疯狂的想法,想让人们回到美好的上世纪70年代。大约过了半年以后,大街小巷就到处可以看见摩拜单车的身影了。

  陈姗姗是“TELL公众演讲会”公开招募来的一位讲者。她是上海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也是一位“汉服迷”。10年前,从偶然看到的一张汉服照片开始,点燃了她对汉服的热情。她参加了大学里的汉服社,然后考研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如今带着中学生们一起穿汉服、学习传统文化。对汉服的喜爱改变了她的成长路径,也将改变越来越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

  在这些演讲者中,有企业家、创业者,也有运动员、医生、演员、教师、艺术家以及自由职业者。主办方通常会在前期对演讲者进行有关演讲的培训。对绝大多数演讲者来说,这都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讲。

  互联网经济学者吴声曾经这样评价剧院式演讲:“有创造的内容永远值得我们尊敬,有意思的人永远值得我们等待。”

  我们为什么爱听演讲

  剧院式演讲的观众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线上观众以高学历的年轻群体为主。根据“造就”对网络用户的调查显示,其中,男性占58.12%,女性占41.88%;年龄分布上,18岁至30岁的人最多,约占60%,31岁至39岁占23.07%;教育程度上,大专和大学本科学历占71.10%,高中及以下占22.15%。

  记者看到,在“造就”的观众群里,很多网友表达了自己对演讲的喜爱。一位叫“大虾米”的网友说:“我是00后,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就来看演讲,看完再回去背书!”网友“面朝大海”的留言是:“每次邀请的人都很有趣,超爱这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网友“飞翔的翅膀”则说:“让我听到了很多我未曾听到的声音,看到了很多未曾看到的改变。”

  剧院式演讲的线下观众则相对年龄偏大一些。以“眼界”演讲为例,其线下观众的平均年龄为32岁,男女比例为7:3。

  林昊今年30岁,走进剧场听演讲已经有3年了。第一次是在2016年,他被手机上推送的一条演讲信息吸引,就在网上报了名。以后,他开始关注起这类演讲信息,并成为沪上剧院式演讲的常客。为什么爱听演讲?林昊说:“我在互联网教育这一行工作,需要了解新事物、新动态。而且,每次听完演讲,会加入观众微信群,可以对有意思的话题展开讨论,还能认识很多新的朋友。”

  40岁的周凡是一位室内设计师,听演讲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早上起床后,在刷牙洗脸吃早饭时,他会打开手机App,听一段感兴趣的演讲;上班路上,遇到堵车要开车1个多小时,正好也可以用来听演讲。“比起同学、朋友间的聚会,吃吃喝喝,我更喜欢去现场听一场演讲。尤其是遇上对的人,听到那些迸发着思想火花的演讲,我的世界就像是被打开了,能带给我很多创作灵感。”周凡这样说道。

  据姜涛的观察,“TELL公众演讲会”的现场观众以35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说:“这可能是一个容易出现中年危机的时段。因为在30多岁前,很多人都是按照父母或者外界的期许来塑造自己,而很少去想自己真正喜欢什么;30多岁以后,因为内心追求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他们或多或少有些迷茫,所以希望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得勇气,获得前行的力量。”

  总而言之,人们走进剧院听演讲,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获得信息,更是为了分享价值。正如梁永安所说:“现在人们需要的已不单单是纯粹的知识,而是从别人的讲述中看到生活中的自己,从而思考应该怎样去生活、怎样活得更有意义、怎样把自己的价值焕发出来。”

  对话

  人们爱听演讲,是因为对社群文化的巨大渴求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近年来一直关注新型媒体的传播以及城市文化社群的建构。从媒体观察和研究的角度,她对剧院式演讲的流行,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解放周一:近年来在全国出现的剧院式演讲,将线上互动和线下体验结合起来,这是不是媒体的一种创新形态?

  孙玮:这种样式确实是媒体的创新形态。它的新在于,媒体不仅仅局限于符号文本的再现,不仅仅局限于虚拟空间的展示,借由新技术,它突破了文本的限制,将观众身体的体验、行动纳入媒体实践中,极大地拓展了媒体的含义。这种新型媒体实践包含两个要素,一是突出传播者和受众在物理空间的感官相遇,二是影像在虚拟空间的呈现与多重流转(包括评论、转发、交流),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随着传播技术的演变,这种新媒体实践更多地体现为将线上、线下融合打通的可能性。

  解放周一:这种剧院式演讲的吸引力在哪里?传播方式的优势又是什么?

  孙玮:剧院式演讲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演讲者与观众同时在现场,这极大地丰富了演讲的鲜活状态。人对于世界的感知依赖身体与感官,人们能够使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重感官进行全方位的体验,不但是“存在于此时此地”的人需要,同时也大大加强了人对于演讲内容、其他观众、剧院空间及氛围的认知。

  其二,演讲方式的多媒体形态,集合了语言、声音、文字、影像等多种媒介形态,围绕主题,融合于一场演讲中,这就是一次融媒体的传播。看似简单的技术转变,其实包含着演讲者与受众关系转变的多种可能性。比如,在有关“原生家庭影响”的演讲中,犯罪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与热播的电视剧,通过演讲者以及文字、影像等媒介内容的传播,形成了专业人员与观众的一种新型关系,这种关系已经不仅仅是讲解专业知识的关系了。

  其三,呈现出一种“不伦不类”的跨界社会文化知识生产状态。这些演讲,包括在网上的进一步流传,都无法用现有的文化形态去定义。它不是大众媒介产品,不是专业知识传授,不是剧场演出,也不是有明确宣传目的的演讲,而是新媒体实践创造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我们看到,剧院式演讲在线下的济济一堂以及线上千万甚至过亿的视频收看与转发交流,表明了这种传播方式的更新,已经不仅仅是传播策略和技巧的改进,它释放出了社会集聚的各种文化、知识的能量,并且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这些文化能量聚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

  解放周一:在您看来,这种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

  孙玮:看到当前中国城市对于社群文化的巨大渴求。人类社会在由乡村转向城市特别是大都市时,需要面对一个崭新的命题:如何在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中营造社群?

  报纸这样的大众媒介,被认为是城市社会的整合性工具之一,可以创造“想象的共同体”。但是,大众媒介的虚拟性,即依靠信息的远距离传递,也给城市的文化社群带来缺憾——大众传播缺乏面对面的交流。

  而如今,在移动网络时代,新媒体实践融合线上线下的特点,使得媒介和文化社群的关系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剧院式演讲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由新媒体支撑的剧院式演讲活动,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拢起来,创造了陌生人的相遇,这种相遇跨越了社会阶层、年龄的隔阂与物理空间的距离,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交往网络。同时,它也可以建构网上虚拟社区,创造跨越时空限制的多种主体的多重对话交流。这种奇特的文化社群景观给当前的中国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徐蓓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