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把香港‘搬来’给大家看”

2021-08-30 09:18:00
来源:大众日报
字号

  “百步之内,即可‘畅游’香港。受疫情影响,大家不方便出游,那我们就把香港‘搬来’给大家看。”8月20日,香港微型艺术展在济南万象城开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沪办主任蔡亮向广大市民发出热情邀请。

  41组来自香港的微型艺术品,涵盖了“文化传承”“地标建筑”“怀旧街市”“港式风味”及“奥运风采”5个板块,展现了香港的衣食住行和风俗文化。

  市民穿游其间,细细端详,仿佛走进香港:看戏棚里盂兰节的潮剧表演、听抢包山赛场上观众的呐喊、逛中西合璧的利东街、品充满烟火气息的港式大排档……香港的传统风貌与人文魅力,就这样在济南最具现代气息的城市综合体中一一呈现。

  把能代表香港特色的展品

  带到山东来

  内地民众对香港的最初了解,大约来自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影和电视剧,不仅有家喻户晓的刘德华、周润发这样的明星大腕儿,也有大排档、满汉全席这样的荧屏美食,更有尖沙咀、铜锣湾、维多利亚港这样的地标性“打卡地”频频出现在镜头中。此次在济南展出的香港微型艺术展,也能看到许多港片中熟悉的场景。

  “这是香港的蓝屋,在香港湾仔。”香港快乐微型艺术会创会会长潘丽琼将众人的目光引向展览区中间的一件展品,这是一栋四层小楼,通体蓝色,是香港一级历史建筑物。蓝屋原址是华佗医院,1922年改建成现在的四层建筑,是香港现存的少数带有露台建筑的唐楼。

  “这件微型艺术品以1:24的比例还原了蓝屋,是艺术家第一次根据真实场景建造的模型。”潘丽琼说,为了力求细节完美真实,艺术家研究了多个时期的蓝屋图像资料,甚至模型中街牌的一边也做得比另一边锈蚀更严重。

  而除了还原真实楼房外,在街景的呈现上,艺术家还从电影中寻找灵感,透出了浓浓的港式浪漫:蓝屋前,年轻男子穿着黑色衬衫、蓝色牛仔裤,斜靠在红白涂装的铃木摩托车上,目光看向街边,那里,站着他深爱的姑娘。“这个灵感来自《天若有情》,”潘丽琼指着蓝屋前的模型人偶说,“这就是刘德华饰演的华弟。”

  一级历史建筑物“蓝屋”、二战后大批内地人到香港后暂居的“摩星岭木屋区”、香港最独特的景观“大澳棚屋”、最具代表性的港式街区“我爱香港街”、建于1858年的“中环石板街”、体现香港中西合璧独特风格的“利东街”……每一个微型艺术景观都代表了一处香港的地标性建筑,每一个都值得细细观赏体会。

  “微型艺术品非常简单,这是小孩子也能看懂的艺术品。”潘丽琼说,微型艺术和摄影不同,它可以非常立体地去保留一些东西,艺术价值很高,它的特色就是非常小,便于搬运和布展,这次展览就是把能代表香港特色的展品带到山东来,“今年计划了4场展览,山东是第一站。”

  “倒流”的时间 “复活”的乡愁

  不仅能让典型建筑腾挪空间,微型艺术品还能“倒流”时间——重现古老的传统、消失的风貌。

  每年中秋节前,香港都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节目:大坑舞火龙。大坑舞火龙是香港铜锣湾大坑的传统客家舞火龙习俗,2011年5月23日,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香港微型艺术展上,艺术家重现了20世纪70年代大坑村舞火龙的盛况,上百个迷你“壮汉”舞动火龙,0.5毫米的光纤模仿火龙身上的香火,作为背景的龙溪台变了模样,已改建为香港房屋协会总部,港人只能凭借模型来回忆昔日的流金岁月。

  除了龙溪台,另外一件首次亮相的展品“戏棚”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香港戏棚多为节日庆典临时搭建,用以表演粤剧、神功戏或盂兰节时的潮剧。戏棚用竹子搭建而成,是独特的香港文化,而现在能搭建戏棚的大概只有三位老师傅。

  通过这些微型艺术品,人们看到了已经消失的香港电影取景地“中国冰室”,看到了能够吃三天三夜的“满汉全席”,看到了香港人常去的老金铺、小孩子常逛的文具店,看到了艺术家小时候和家人常逛的杂货铺。

  “我是2000年出生的,这里展出的很多香港传统文化我也没见过。”邓舒月是山东大学的大一学生,作为香港的新生代,她说,很多风俗在香港本土也在慢慢消失,这次香港微型艺术展不仅让内地观众了解香港,也让香港人重新感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

  邓舒月说,因为疫情,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回香港了。这次在山东近距离感受香港的风土人情、标志性建筑是一次很好的体验,缓解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她最喜欢的作品是“我爱香港街”,这个随处可见的香港街区造型逼真,让她仿佛回到香港,身在家乡的街道。

  “香港的发展速度很快,好多传统的东西消失了。”潘丽琼说,香港艺术家通过照片、书籍、口述历史等方式还原当时的场景,再通过微型艺术品呈现出来,“表现那些消失的集体记忆。”

  事实上,微型艺术品在民间也广受欢迎。出生于1988年的“山东汉子”李寿升,经营了一家工作室,他和弟弟一起运营的抖音账号“手功意乡土模型”已经积累了27.8万粉丝,他们发布的作品大部分与复原乡村院落有关。这些作品引起了网友的共鸣,一位网友评价兄弟俩的作品表现出了“诗人笔下的远方,游子心中的故乡”。

  在他们的视频作品下,有人留言说,自己离家20多年,让兄弟俩复原自己的老家;有人留言说,想做个模型给儿女留个念想。“个人订单一般是要求复原老房子。”李寿升说,“70后”到“85前”的人是下单的主要群体,“大家离开老家来到城市打拼,压力很大,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他们最留恋的时光,老房子也成为情感寄托的对象。”

  通过网友提供的老照片,李寿升兄弟俩复原出了农家的小院、妈妈做饭的灶台、院中的葡萄藤、墙边的歪脖树,推开院门,仿佛看到灶膛里燃烧的炉火,闻到饭菜飘香,听到父母的嗔怪……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很多村庄也旧貌换新颜,不少村居、街镇找到李寿升,提出将老村做成沙盘,放在村史馆中,将过去的历史凝固成永恒的记忆。

  老情怀 新技术

  香港微型艺术展展览期间,还将在最后两天举办手工工作坊活动,由香港艺术家现场示范微型艺术品的制作详情。记者了解到,制作微型艺术品的材料涵盖了木材、金属、纸张、棉布、陶土等,其中很多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取的素材。

  像“摩星岭木屋区”是二战后内地逃港人士以山中材料搭建的简陋木屋。在这一作品中,艺术家就是用家中蛋糕的锡纸底盘制作了大部分外墙。

  “啡语花香”展示的是香港花店,该作品内有花草百多款,均由艺术家以皱纹纸或打印纸制作,其质感和真花十分相似。

  大澳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而“大澳棚屋”作品则是透过三个年代的棚屋记录下香港这一最独特的景观。其中,初代棚屋呈圆拱形,大多以葵叶、木材及石材建成,再在外墙加上锌铁材料;第二代棚屋呈方形且比较现代化;第三代则将棚屋建成两层,充分展现了港人的生活创意。

  李寿升从事微型艺术品制作已有十年左右,鲁西北民居、山西民居、威海海草房等他都制作过,读大学时的一门选修课竟成了他现在的主业。“新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李寿升的工作室已在模型制作中使用3D打印技术,以前需要手工制作的杯子、水壶等小物件,现在只需要打印出来上色就可以,不仅做工精细、形象逼真,还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一般一座民居院落只需3周-4周就能制作完成。”

  “这些艺术品看似是传统手艺,其实它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技术。”潘丽琼说,此次展览的“中国冰室”里所有杯子、灯都是用3D打印制作的,VR、投影等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展览中,“一方面是有科技含量,一方面也有艺术处理。”

  李寿升也表示,自己发布的视频作品被很多年轻人喜爱,不少人甚至提出“拜师”学习微型艺术品制作。为了满足大家的学习热情,他也发布了一些制作教程,“其实教程只是一个方面,看会了和真正能做出来,还有很大距离。”他说,自己也希望能找到更多有同样爱好、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把这份情怀,这份“乡愁”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