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让图书馆成为城市文明的支点

2021-11-08 12:07:0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作为深圳东部的城区,盐田区依山傍海、景色秀丽。如何让文化成为城区最浓郁的底色,让这里的碧海蓝天具有独一无二的气质和内涵?近两年来,盐田区通过兴建特色图书馆和阅读空间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创新探索了以阅读带动城区文明事业发展的新模式。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这里的环境很安静,也很漂亮,而且有很多我喜欢的书!”深圳宝安外国语小学的龚靖茵小朋友开心地说,“要是我家附近也有这样的图书馆就好啦。”原来,为了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龚靖茵的妈妈特意带着她和妹妹来到这座知名的“灯塔图书馆”。

  坐落于海滨景观大道、外观融合了集装箱轮船与灯塔造型的“灯塔图书馆”,从开放至今短短一年多,就已经成为深圳的热门旅游点,在国内许多“文化艺术类目的地”榜单上名列前茅。

  灯塔图书馆的背后是一群图书馆人的热血故事。为了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盐田区计划为社区居民提供图书馆服务。然而,工作人员考察后发现,现有的社区图书馆、图书室硬件条件根本无法满足群众对优质文化服务的需求,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重新规划选址建设。

  说干就干,这群80后、90后图书馆人冲在前面:每天在规自局、住建局、街道、社区之间奔波,协调处理用地、建设等繁杂的事项;反复打磨设计方案,最终以美国天文学家惠普的名言“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为灵感,确定了图书馆的内外造型;建设经费紧张,为了保证质量,他们只好精打细算、亲自监工,最终以80万元的“成本价”完成了主体建筑和基本装修。

  “在我们之前,全国各地已经有了不少‘网红’书房。我们也在思考,怎么才能体现盐田的本土特色?最后,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文献馆藏,我们都与本地的自然环境、民俗风貌做了结合。”盐田区图书馆项目负责人陈敏告诉记者。此外,他们还以人流密集、交通便捷、便于公众使用为原则,确定了10个小型书房的选址,它们都位于公园绿地等居民休闲场所附近,居民步行1.5公里就能遇见一个集科技、创意、文化、颜值于一身的阅读空间。

  群众的认可是对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最佳反应——在疫情期间,灯塔图书馆限流开放,但进馆人数几乎每天都接近上限。后来陆续建成的邂逅、遇见、听海、望海等图书馆,也都很受欢迎,建成不满一年接待读者就已达15万人次。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盐田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榜上有名,成为深圳市唯一获此荣誉的项目。

  提供与书相遇的机会

  “我们盐田游客特别多,一年有900万人次,应该有一种地标文化来留住人,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盐田区图书馆馆长尹丽棠告诉记者。

  从这一角度出发,在盐田,如何让“网红”图书馆变“长红”图书馆的命题也得到解答。“图书馆的定位不单是阅读场所,还应当是提供便民公共服务的空间,真正融入市民的生活。无论是进来坐坐、拍照,还是来问路,只要进来,我们都欢迎。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大家与书相遇的机会。”尹丽棠说。

  8月底开馆的观海图书馆就是基于这一理念建成的。这个全国首家集“红色主题”与“智慧服务”于一体的基层“红色阅读空间”,矗立在小梅沙风景区的海滨栈道上,配置有红色精神谱系主题文献、中国历史、革命文学、党史教育音像、红色电子书等馆藏资料8000余册,并专门针对青少年配置了简单易读、有趣有益的红色连环画,运用人脸识别、自助测温、智慧感知、自助服务等方式,有效降低了阅读门槛,创新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相融合。

  提高城区整体文明水平

  “肯定是好事,当然是好事!这几年借书确实方便了太多,而且对下一代也有比较好的熏陶。”在邂逅图书馆附近工作的张女士欣慰地告诉记者,尽管家住在另一个区,她也经常在周末带着家人一起来这边阅读。

  对工作人员来说,最欣慰的就是,当地居民常常会带到访的朋友来图书馆里参观。“我觉得这是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一个颠覆性的改变。当朋友来时,你带他去的肯定是你认为最值得去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是图书馆,这本身就是市民的肯定。”陈敏说,图书馆的建设已经影响到城区文化的方方面面,文化工作现在在各街道、社区都特别受重视,再有新的合作,他们也都很欢迎。

  据了解,已经有非常多的企业在和图书馆谈第三方运营,未来也将尝试引入社会化运营的方式,探索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这种模式的效益很好,也证明这个路径是可行的。”尹丽棠说。(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