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江东新区:宗庙乡土文化浓郁 坚守传统凝聚乡情
中新网海口10月13日电 题:海口江东新区:宗庙乡土文化浓郁 坚守传统凝聚乡情
作者 凌楠
“六神庙在唐朝时,就已香火鼎盛。”海口市灵山镇旧市村老村长林得民告诉记者,灵山六神庙建于隋代初年,历经多次修建,至今仍香火兴旺。
今年6月,海南宣布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海口江东新区是怎样的一片土地?
记者近日走访江东传统村落发现,该地区保留传统文化较多,庙宇与宗祠随处可见。
灵山六神庙门口一侧立着数块古代碑文,记述着该庙的历次修葺。记者看到六神庙第二进庙门额上挂着“六君宣化”的牌匾,撰写者是清康熙年间的琼州知府牛天宿。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东和村龙王庙兴建甚早,清嘉庆、道光、同治、光绪等朝,以及1999年皆有重修。现今的庙院也是村民闲聊乡情之集聚地。一位八旬老者告诉记者,龙王庙旁建有兄弟庙,相传是为纪念一次台风中死去的渔民兄弟而建。
记者走访发现,在海口江东新区一带不少村庄有“关公庙”。三国时期的关羽被民间神化为战圣、武圣、财神等各种不同的身份形象。神庙的叫法各异,有关公庙、关圣庙、关帝庙、武圣庙、忠义庙等不同的称谓,但主神都是关羽。
在海口演丰镇、桂林洋开发区的村落多见“泰华三仙”庙。庙碑上记载泰华三仙的传说:村姑陈玉英1316年诞生,天生不凡,自幼学道,得太上老君传授仙术。长大后济世利人,乐善好施。1332年和二位弟弟升天,列班泰华之山仙职。民间传言泰华三仙常现,对乡人有求必应,故于显灵之处设堂祀之。
海南大学教授张朔人表示,1521年版的《琼台志》中,首次出现民众“装军”巡游活动的记载。其时“装军”巡游的启程地即在现今演丰镇的泰华庙附近。迄今琼北地区民间盛行“装军”巡游。
在海口演丰镇,建造有六座规模较大的婆祖庙,通称演丰六郡“三仙庙”,这些庙里供奉有“天妃娘娘(妈祖)”、“火雷娘娘”、“懿美夫人”等神。
侨乡村庄禄尾村的庄林庙为演丰六郡庙宇之首,该庙于清代乾隆年间(1735~1796年)兴建,1989年重新修建。庄林庙供奉妈祖,迄今有200多年历史,是海南最大的妈祖庙,也是演丰一带香火最旺的庙宇。
有专家解释,海口沿海一带易遭台风影响及海盗打劫,当地居民、渔民和下南洋的商人、船民,寄希望于神祗庇护,各村纷纷建造神庙供奉神明。
与庙宇一样,随处可见的还有宗祠。海口灵山道郡村吴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清光绪五年慈禧太后为表彰该村名人广东水师提督吴元猷的功绩,拨款重建了宗祠。
“武城世族 鲁国家风”,透过海口桂林洋迈德村曾氏宗祠的对联,可以看出村中人尊奉孔子的得意门生、被称为儒家宗圣的曾参为先祖。据了解,迈德村曾氏宗祠的建筑完全按照山东曾氏祖祠的规格形状建造,体现了古风遗韵一脉相传的关系。祠堂内处处即景,环境优美。祠堂屋顶双龙戏珠,梁檐相错,梁架浮雕、透雕各异。
位于海口灵山镇红丰村委会多吕村的颜氏宗祠,于清嘉庆后期兴建。祠堂二进,第二进的门楣间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复圣堂”,“复圣”是后世对颜回的尊称。
海口演丰镇演西村委会北排村的郑氏宗祠,原为清道光元年(1821年)兴建,民国初年重修,1990年重建,二进土木结构,中间庭院约100平方作为祭祠场地。郑氏族人时至今日,推崇郑朝儒为过琼入境始祖,郑琼华为进村始祖。宗祠供奉的是郑朝儒、郑琼华诸祖。
张朔人教授认为,宗祠的保存和不断翻建,是一种文化认同以及对固有传统的坚守。张朔人说,当家庭势力不足以应对时势变迁,就需要以宗祠为核心,凝聚和笼络家族,以家族力量来支撑。(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