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百花文学奖作家陈九:用母语讲述海外华人故事
2011年,得知小说《老史与海》在国内获得第14届百花文学奖的时候,陈九正坐在美国纽约市政府的办公室里,面对着大量的数据管理工作。这个消息让他非常激动,但当时知道的时间有些晚,他已来不及回国参加颁奖礼。
陈九原名陈志军,1955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他1986年到美国攻读国际事务硕士,1989年攻读计算机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硕士,现任纽约市政府数据中心主任,业余时间从事写作,曾创办北美华人作家协会并任职会长。1999年到2003年,他担任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长,曾担任北美校友会会长。
1986年,陈九带着45美元只身来到了美国俄亥俄州。
初到美国,语言不通的陈九举步维艰。“但是俄亥俄不相信眼泪,我没有时间为自己处境难过,必须马上坚强起来,努力找出路。”
最困难的时候,他每周的伙食费只有7美元。“2美元鸡腿,1美元土豆,1美元牛奶,1美元苹果,1美元面包,1美元鸡蛋。为了生活,他开始寻找各种打短工的机会,在图书馆整理书籍,在餐馆洗碗送餐,在建筑工地油漆顶棚,在林场伐木……那段时光,他凭力气与意志度过。
很长一段时间,陈九的生活十分拮据。他不仅需要到处打工挣钱,居所也没有暖气。“当时房间有一个铁炉子,估计比我爷爷岁数还大。我自己到后院砍树,靠烧木头取暖。”
打短工的日子,从1986年开始持续了近10年。在工作和生活都安稳下来后,从小爱好写作的陈九才又重拾笔墨。
刚开始,他尝试用英文写作,却总是感觉情绪表达不能尽兴,10年来独在异乡的经历和孤独感受,又让他十分渴望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当你真孤独时,也许是本能使然,视野便一下打开了,心灵雷达的搜索范围顷刻间扩展,很多过去被忽略的存在呼地涌入心怀,生动柔软。”
因此,陈九决定改用母语中文,创作海外华人的故事。“生活经验多了,遇到的人和事多了,写作和自信的来源就有了。”陈九说。
《老史与海》由此诞生。那是在陈九打工的生涯中,让他难以忘怀的一次出海经历。他以这次经历和感受为基础,创作了这部后来获得百花文学奖的小说。
陈九认为,在中国的文学种类中,还缺乏海洋符号、蓝色坐标。想要填补这个空白,是他决定写一部海洋文化作品的主要原因,“或许这也是能获得百花奖的原因之一。”陈九笑着说。
业余时间,陈九笔耕不辍。白天上班,晚上写作,多年来雷打不动。继《老史与海》之后,他陆续创作了小说集《纽约有个田翠莲》《挫指柔》;散文集《纽约第三只眼》《曼哈顿的中国大咖》《活着,就要热气腾腾》,以及诗集《漂泊有时很美》等。他的作品曾获第14届百花文学奖、第4届《长江文艺》完美文学奖及首届中山文学奖。
在美国打拼了30年,陈九说自己主要靠的是信心和意志力,“几乎没有真正害怕过什么事,我总是相信通过持续努力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这种信心和意志力源于陈九在国内的部队生涯。
15岁,他就当了铁道兵,到上大学之前,有整整5年时间。铁道兵担负着工程建设和保障任务:铁路抢修、抢建、物资输送……每完成一项任务,每战胜一次艰苦的自然环境,都会让他的意志力和信心又增加一分。
也是在这段当兵的日子里,陈九开始阅读,学习表达。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阅读,阅读笔记积累了近100本。这5年,是陈九认为出国前最珍贵的5年。“它让我的生命打上了不一样的底色。”
部队经历也助益陈九的写作生涯。陈九认为,写作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敢于表达自己,要有“敢于豁出去”的精神,让自己服务于文字。
(来源:《新民晚报》)
林 景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