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甘肃工艺师传承傩面艺术 雕刻远古传说百张“面孔”

2016年08月02日 06:5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甘肃工艺师传承傩面艺术 雕刻远古传说百张“面孔”

  【解说】在兰州一处普通民居内,随处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傩面具,甘肃民间工艺师马正德痴迷其中,有时甚至彻夜创作。除了制作周祖傩、军傩等传统傩面,四大名著里耳熟能详的人物也可在数百张傩面里找到。

  近日,马正德向记者介绍,傩面是一个比较古老的非遗文化,它起源于原始人类、部落的图腾崇拜。从用于祭祀的巫傩、周祖傩、国傩,又慢慢形成了每一个朝代的军傩。军队打仗的时候佩戴军傩,为了营造气势,吓退敌兵。

  【同期】傩面手艺人 马正德

  傩对于过去来说就是,它的本意是原始人类在当时的这个时代,科技生产力是不够发达的,所以他们从茹毛饮血的时代到农耕时代,他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比如电闪雷鸣生老病死天灾人害,不能用科学的办法去解释的,或者是不能理解的,所以他们就想象成各种各样的神灵,或者是图腾,把他们去祭拜起来,用他们的形象去吓退各种各样的所谓的妖魔鬼怪,或者保护庄稼收成,多子多孙,平平安安,赐福发财,四季平安这么一个概念,在当时是有实用功能的。

  【解说】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然后敷彩上漆,有非常强的表现力。

  凭着对傩面的热爱,马正德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拜师学艺,十多年间他创作了两千余张傩面具,除了做傩的技术日益精进外,在傩文化方面也颇有研究。

  【同期】傩面手艺人 马正德

  这个傩面属于远古神话传说的,钟山烛龙,刚开始它是恶的,搅浑天地的这种,最后女娲娘娘把钟山烛龙制伏以后,它专门就是执时的,白天黑夜,它的眼睛一睁就是白天,眼睛一闭就是晚上,整个形象是比较喜庆的一个。

  【解说】马正德说,最初的古傩色彩远不及现在这么丰富,以一些简单的自然颜料为主,如黑褐朱红,材质也多是树皮、动物毛皮等。此外,颜色也是一种“语言”,比如现在的军傩,红色代表刚烈,黑色为耿直,黄色意为残暴,绿色则是狭义。

  在马正德的心中,傩面是件很美的艺术品,它不是“狰狞”的美,也不是静雅的美,而是自古而来的一种对自然及生命的崇拜和敬仰。

  高莹 徐雪 甘肃兰州报道

[责任编辑:周宇]